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经济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及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21BJL065);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产业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突出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继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性理论提出之后,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确定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
新质生产力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指引。从理论层面讲,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的生产力理论,是对中国经济实践中出现的生产力新质态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从实践层面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党中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部署,新发展阶段需要新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即落实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呈现出理论—战略—行动的递进逻辑,蕴含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想精髓。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全会精神,本文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从以下方面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基础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对新质生产力作了完整论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既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也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诸多可能的实现路径。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思想,更好发挥其指导生产力发展实践的作用,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出发。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思想路线,因此也是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精髓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实事求是在党的工作中的基本方法论地位作了详细阐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决定》再次强调了实事求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思想指引作用,提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路线,集中体现在认识论和实践论中。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在观察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运用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对经济社会活动中有利于推动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及其特性进行的总结和概括。新质生产力理论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导向的认识是简洁明确的,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的认识是开放和多元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是极其简洁明确的,即实现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更少的资源要素投入和更少的环境负面影响,获得更多的符合人民需求的产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因此,新质生产力在总体和综合的层面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经济学研究中常用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创新水平,就是将无法用要素投入增加来解释的经济增长来源都归结到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增长也就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驱动力,或者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新质生产力有三个来源:技术突破、要素配置、产业转型升级,但不是一般的技术突破、要素配置、产业转型升级,而是更深层次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如果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视角看,创新可分为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原料、新生产组织方式。如果沿着生产力三要素进行解构,新质生产力则可能来自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者中的一方或多方的质量跃升或优化组合。因此,新质生产力是可以多维度展开的,每个维度又都会因组合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质态。此外,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也必须纳入新质生产力驱动因素的考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引导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综上所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一定是因“地”而不同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山东、宁夏等地考察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既包含时间维度也包含空间维度,与空间相关的涉及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时间相关的涉及发展阶段、发展时机;与时间空间均相关的涉及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等。辩证看待并识别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基于“时”“空”的不同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调整,以及选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方式,等等,此间便蕴涵了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不是“一哄而上、泡沫化”和“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体现了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突出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政府引导产业发展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从理论创新到发展战略的递进,同时也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论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包含了从提升整体效能到局部精准施策、从强调科技突破引领作用到注重落地产业发展实效的丰富内容。
第一,从“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从全局一般性到局部特殊性、从关注提升整体效能到更加注重局部精准施策的演变。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出实效,就必须从具体区域的具体发展阶段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力中新动能新优势相对传统动能传统优势的扩展和替代,从时空上看仍然是着眼全局和整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则进一步从时空上解构新质生产力,强调“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第二,从“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反映了从“高科技”到“高效能和高质量”的延伸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论述中指出,新质生产力同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与“高科技”相对,“高效能”体现在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而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则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其最核心的本质是技术变革带来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新质生产力理论较以往的生产力理论更加突出强调创新的核心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重在重大科技创新。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重在实践中的落实和推进,因此,找到生产力实践中的抓手至关重要。
经济实践中的生产力发展集中体现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依托。以产业为载体,革命性技术才能催生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生产力水平提升。以产业为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以下问题:其一,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都可以孕育出新质生产力,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加快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地区要布局发展的产业,那么,政府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依据是什么?其二,无论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都面临新技术的产业化问题,在引导创新性资源汇聚中,政府作用主要发挥在哪些领域或者环节?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决定了政府“有形之手”往哪里使,关系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能否通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来实现。
首先,政府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要基于多因素综合考量。一是宏观层面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基于国家安全和战略需要的产业发展方向,或者区域层面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关键技术等。这类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并且大多属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有可能基于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二是地区层面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市场潜力、科技人才条件等,这些因素是因地制宜的基础。其中既包括产业发展现状决定的在现有产业中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也包括资源、人才等要素基础决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能性。但是,在基于以上因素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不能唯资源基础,而是要考虑地区的后发优势和未来增长潜力。因为如果完全按照传统发展经济学中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欠发达地区永远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其次,需要政府解决产业化中的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突破性创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风险较大或者经济主体短视,生产要素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可能无法顺畅汇聚。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新技术转化为产业化生产、市场开发推动突破式增长这两个“惊险一跃”阶段。此时,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创新补贴、税收优惠等可以针对特定细分产业分担产业化风险,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可以促进信息流动基础上的资源流动。
再次,需要政府在打通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系统性和全产业链协同。拥有世界工业化国家中最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是我国制造业最重要的产业优势。虽然不同产业对上下游协作配套距离的要求差异很大,但对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而言,在一定地理范围之内分布主要的供应商和客户,对于保障供应链安全和提高效率,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地区传统主导优势产业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既基于产业基础,又通过“有为之手”延伸了产业基础,通过补链、延链、强链打通产业链,以紧密的产业链关联为纽带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
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就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有效推进重大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应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本身就是新技术催生出来的,天然具有新质生产力属性,因而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主攻方向,并受到高度关注。与之相对,在传统产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处于容易被忽视而又不容忽视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传统产业“新质”含量不高、去“旧质”纳“新质”难度大而容易受到忽视;另一方面,在中国工业化过程所形成的庞大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又占据绝对份额而不能被忽视。基于此,本文谨围绕在传统产业领域激发和释放新质生产力的问题进行简单讨论,观点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传统产业蕴涵的新质生产力需要激发和释放。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低端产业,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质态而非简单的业态,以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样能够孕育出新质生产力。《决定》第(8)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中关于传统产业有如下表述:“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其含义是以国家标准和环保安全规制等制度约束对传统产业形成转型升级硬压力,通过鼓励新技术尤其是数智化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形成软激励,从而释放出传统产业已经蕴涵的新质生产力,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
第二,新质生产力沿产业链传导,将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来源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当技术突破催生的新产业跨过规模经济的瓶颈,将牵动产业链上下游传统产业的结构转型,引发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研发模式等出现大调整并形成新的相互作用的正反馈机制。例如,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已经对有色金属、钢铁、石化、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产生了明显影响,近年来成为带动这些行业结构转型、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
第三,在传统产业领域激发和释放新质生产力,要经历脱胎换骨的阵痛。传统产业之所以“传统”是因为产业形成时间长,工艺成熟,需求稳定。一方面,革命性技术突破有可能通过新产品架构和新技术路线激发出新需求,从而在传统产业中催生出新产业,如新能源发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在传统电力装备行业、汽车行业中催生了新能源装备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另一方面,大多数传统产业的技术变革不足以催生出一个新产业,但是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仍然可以在部分领域一定程度上绕开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开辟新赛道。当前,传统产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成本上升、需求转型、经贸摩擦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严峻。部分与国际市场高度接轨、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奠定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强国地位。这些产业无一不经历了剧烈的产能调整和企业格局调整。可以预见,面对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传统产业的企业将加速分化、优胜劣汰,生存且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必定是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企业。
第四,在传统产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更加注重协调、精准和改革实效。《决定》在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时指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强调政策或者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传统产业都深嵌于产业体系之中,如果不考虑政策的产业链传导效应就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政策负外部性。例如,消费端的安全、绿色规制,对上游设备制造行业以及更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影响。此外,还有资源行业基于国家安全的制度与产业发展、企业营利之间的统筹协调等。“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强调政策或者措施的问题导向,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性转变。传统产业虽然蕴涵新质生产力,但覆盖面窄、总体上含量不足,需要找到关键共性的突破点。体制机制改革主要目的是打通要素配置中的“堵点”,引导要素流向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或关键环节,这些关键之处因产业不同,也因企业所处时空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周期性很强的行业,行业运行监测分析能力就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并且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能力。“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强调政策或者措施的落实,强调精准施策、适时适度。近几年传统产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化很大,过去行之有效的促进投资、促进消费的政策对传统产业的拉动效果有所下降,因而不仅对政策制定,而且对政策实施中的方案制定、推进方式等有了更精准和细致的要求。总之,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体制机制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从略,请参阅期刊纸质版原文
王燕梅.以产业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J].湖北社会科学,2024,(09):5-9.DOI:10.13660/j.cnki.42-1112/c.01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