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铁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进我国工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批准号:14AJY016)日前被批准结项(证书号:20202671),结项等级为优秀。
该课题研究最终形成两项研究成果。其一是专著《中国高铁技术赶超全景观察》。全书共35万字,分为相互关联的五章,分别围绕引致中国高铁实现技术赶超的关键变量及其作用机制、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的制度特征、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路径、中国高铁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特征以及中国高铁进一步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五个主题展开。为了突出关键问题和变量,每一个主题又分别细化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理论问题。例如,在研究中国高铁的技术赶超路径时,虽然其遵循了“逆向工程(模仿)——正向设计——自主创新”的三阶段路径,但考虑到国内学界对从逆向工程(模仿)到自主创新的中间阶段、即正向设计研究的薄弱,课题研究聚焦在正向设计的理论内涵及其形成机制问题上;又如,在研究中国高铁的创新能力问题时,虽然创新能力是个多维度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概念,但为了更好地揭示中国高铁创新体系演进和技术赶超路径的独特性,课题重点研究了最能反映中国高铁部门创新体系制度特征、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非均衡分布特点的系统集成能力,而舍弃了零部件创新能力等其他重要内容。
其二是研究报告《我国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分为六章,共16万字,分别研究了研发投资回报、市场需求作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放松银行管制、跨国技术并购和劳动力市场管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作用,得出了若干有一定理论新意和实际价值的结论。例如第一章认为,R&D投资会同时受到“粘性”和“不确定性”影响,考察这两种特性的核心在于测算企业R&D投资收益率和不确定性冲击效果。通过评估这两种特性的影响可以回答一个“似非而是”的“悖论”:既然R&D投资存在“粘性”,为何2012年后我国企业R&D投资强度还会不断下降?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实质是由R&D收益率大小和不确定性共同决定的。要落实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就必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营造“创新=收益”良性循环。再如第三章通过计量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政策含义在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可以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迄今为止该课题研究已经发表学术文章12篇,包括《中国社会科学》1篇,《管理世界》4篇,《经济学季刊》1篇,《经济管理》3篇,《学术月刊》1篇,《中国人口科学》1篇,《学习与探索》1篇,在学界产生良好影响;此外还报送了多篇调研成果,其中2篇《要报》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在坚持学术研究导向的同时,课题组还在《经济日报》《中国发展观察》《财经》等报刊发表10余篇分析文章,对于引导社会对中国高铁以至中国工业的创新发展形成正确认识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