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制度创新不足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

2016年09月05日来源:产经快评    作者:史丹

【编者】本文是史丹研究员发表于《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82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的上半篇,编者对个别时间表述略有调整并删除了具体的数字分析。文中提出的判断对于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的集中表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要补偿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欠账,加大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创新,而且要深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国家创新政策的重要渠道。产业创新以企业创新为基础,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三个方面。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核心,技术创新对制度安排、组织形式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又为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提供潜在的利益,而制度创新又是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激励与保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要求建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适应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组织创新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实现方式和重要体现。

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突出表现为制度创新能力薄弱。加强制度创新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

一、增加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与作用

(一)制度创新是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水平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把东北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一批行业骨干企业,这些行业骨干企业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众多工业生产的空白,开发了一批涉及国防与军事等关键性技术,为我国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重大的机械装备产品研发、制造方面,东北装备制造企业创造了若干个全国第一,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中以及进口替代方面作用非常突出。

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的行业骨干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大型企业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规模优势突出。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东北地区这些大型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基础仍然存在,其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外仍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基础好而产业竞争能力不强需要从制度方面找原因。产业竞争力以产业技术水平为基础,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要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技术是同一产业内各部门、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群体,它构成该产业内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技术手段,并且决定这些部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形式。产业技术创新不仅要求骨干企业具有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求通过关联的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协同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安排,以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企业之间缺乏技术与经济联系的制度安排,阻碍了东北行业骨干企业的作用,使东北的行业骨干企业成为散落在产业中的珍珠。制度创新就是要使东北的企业穿珠成串,把企业的技术优势整合起来转化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

(二)制度创新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产品与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产业结构比重大,精深加工产业比重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所占比重过低。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缓慢,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突破已有的资源配置模式。改变资源配置模式需要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其中包括投融资体制、经营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体制的创新以及政府职能和调控经济手段的转变,促使企业突破已有结构化的产业约束,提升产品结构,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

(三)制度创新是变革东北老工业基地低效率产业组织与科研组织的需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成的,产业组织方式深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即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按照行业或部门的划分,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各大中型企业虽然地理位置接近,空间布局密集,但是企业间的经济联系不紧密,工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分工水平低,许多行业骨干企业产品同构现象严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特色不明显,企业在研发、生产、采购、库存等方面的成本高,“聚而不集”。大企业大而不强,带动作用不大,小企业小而不专,协作能力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造技术的发展,模块化制造网络得到快速发展,对企业组织乃至产业组织形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东北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部分骨干企业,企业信息化与计算机管理水平低,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库存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方式,与市场需求对接慢,成本高。产业组织是经济制度的体现形式之一。改变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的产业组织方式首先要实现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重建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效率的目标。

除了产业组织优化需要制度创新支持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优化也需要制度创新支持。随着科技活动的复杂化、系统化,科技创新不再是技术供给方的活动,而是技术供给方、技术需求方、中介机构、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社会保障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就是把上述各个方面合理组合起来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的制度环境。东北地区产、学、研合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东北地区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调管理仍然缺乏有效的制度与机制,军民两大科研机构与产业体系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一些重要的研发活动在两大机构中重复进行,并且缺乏必要交流和学习。

(四)制度创新是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人才优势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科研队伍,尤其是制造业中的科技人才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东北地区科技人员的创新产出并不高,特别是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科技人员创新产出更低,无论是发表国际论文,专利申请与授权以及新产品价值等,与东北科技人力资源地位不相称。

造成东北地区科技人员创新成果及其成果产业化较少的原因之一是是科技人员缺乏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刺激。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收益预期才能有效地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另外,产业技术创新往往是许多人、机构合作研究与开发的结果。其中包括研究开发机构、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如果制度安排没有产生足够的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当前,东北地区市场体制不健全,市场机制没有对创新活动产生足够的激励效应。另一方面,东北目前大量的下岗人员和社会保障能力的不足,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也缺乏必要的“保健”因素,不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

在各种激励方式中,制度是最有效的激励。当现存的制度成了技术创新的障碍或者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使参与创新人员和组织积极地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去。然而,当运用市场机制、产权制度激励科技创新时,有效的激励主体一般是从事赢利活动的技术创新的消费者,市场激励的实施范围一般是已处于或将成为竞争性、赢利性且低风险性,即处于已产业化或前产业化的技术创新领域。而那些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无微观经济效益而有宏观社会效益,既在短期内或永远得不到市场激励的科技“公共物品”,以及有利于国家安全的基础学科或尖端技术,如果国家的科技政策不对市场机制缺陷进行补充,技术创新活动就会萎缩。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技术装备与军事装备制造基地,在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上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科技活动的特点。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不足的表现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制度与制度安排,但是制度创新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各个地区由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差异以及制度创新的力度不同,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先行改革开放的一些沿海地区,例如广东省经过持续高速发展,由原来的相对落后一跃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经济中心,而工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逐步落后于沿海开发地区,也足以说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制度创新,逐步失去增长的动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缓慢,市场机制作用不足。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步伐较慢,经济发展缺乏市场机制的作用,无论是企业生产经营,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市场经济意识不足,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产业重组以及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均需要外部力量推动,自身缺乏创新的意味,经济增长内生性极弱。

2. 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发展动力不足。在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国有企业虽然创造相当多的国内第一,填补技术空白。但是,当时创新动机源于政府所认定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创新决策由国家制定,政府是资源的投入体,国有企业是创新的执行者或者组织者,其进行技术创新是为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取决于他们所实现的创新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

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权制度。产权不是一个分配制度,而是激励机制问题,是人力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是企业能否成长壮大的问题,是把优秀的人才、有限的资源向有效率的生产部门配置的问题。我国沿海一些省市在市场化过程中,积极进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与战线大大收缩。企业办社会而造成的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不平等竞争问题通过改制改组已基本解决。而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缓慢,国有经济布局过广,国有企业比重过大,以及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没有彻底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决定国有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机制的产权制度一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仍把自己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执行者,缺乏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3. 非公有经济发展缓慢,市场活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造市场活力,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地区,民营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生产规模及生产领域有较大的增长和扩展。但是,在鼓励和吸引民营经济与外商投资企业的体制环境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有较大的差距,使得东北地区的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发展速度及规模与这些地区有较大的差距,经济活力与产业结构调整受到较大的影响。

4. 融资渠道不畅通,资金供给不足。企业发展需要高效、畅通的投融资渠道,目前,东北地区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单一,国有金融机构未能对东北老工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历史欠账多,社会包袱重,经济效益差,信用等级低,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民营中小型企业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健全,资本市场发育不足,民间资本不活跃,同样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东北民营企业发展,尤其是缺乏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机制,阻碍了东北地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5. 企业、科研脱节,技术供给不足。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创新的知识源头。只有企业、科研、教育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企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目前,我国的高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主要在科研机构中进行,与企业联系不密切,所提供的科研成果大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技术不够成熟,企业的科技需求没有通过市场反应在科研院所的科研计划尤其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中。由于技术供给短缺,东北地区每年不得不大规模地引进国外技术,形成依赖引进技术,并且始终落在发达国家后面的局面。

6. 缺乏人才成长的环境,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对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使得人力资源的争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而加剧。东北由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缺乏识人、用人、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造成企业家资源紧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工流失严重。人才的大量外流和转向非生产性岗位使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影响了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渐后的原因之一是人才结构与产业创新结构不匹配。从产业技术进步的过程来看,技术进步大体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技术开发成果商品化,最终到技术扩散五个阶段。东北地区的人才结构基本集中在第一、第二个开发环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为东北地区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场所。而技术开发尤其是开发成果商品化和技术扩散环节的人才却相对薄弱,这也是东北地区人才总数多,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新产品产值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编辑/产经快评

 

《产经快评》致力于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形势、事件、政策和热点问题进行及时、专业的评论。欢迎读者来稿,欢迎热心作者加盟。邮件请寄:cjkp@qq.com  

 

产经快评(cjkp36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