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林毅夫vs小林英夫:从经济史的视角看《吉林报告》

2017年08月31日来源:产经快评    作者:黄阳华

林毅夫教授的《吉林报告》又引发了各路专家会诊“东北病”,江湖纷争四起。比较优势派vs技术能力派、有为政府派vs市场机制派、仰望星空的理论预测派vs脚踏实地的实践派大打出手,大有大小门派围攻“光明顶”之势(其实林老师在其大作中讲过新结构经济学的“新”是江湖正统的“新古典”)。

产业发展犹如大风起青萍之末,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看一下东北的产业起飞史,或许会新的启发。小林英夫教授在2012年出版的这本专著(图1)中,追溯了日本经营南满铁路的经验对后来日本经济体制的影响,其中就回顾了东北的工业化。

 

1

 

东北的工业化战略起源于1935年的《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图2),其主要目标是服务于日本的备战需要(图3),主要是方式是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重化工业发展道路。

 

2

 

3

 

这种在“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的农林经济地区发展重工业,显然不符合东北的“比较优势”(静态分析时这个概念有用),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依赖于日本,市场需求也来依赖于日本,从现在的话说就是“两头在外”,“寄生”于一个更大的经济体系,一直处于一种“被需要”的地位(日本投降后四野速占东北)。日本战败之前,日本在本国-朝鲜半岛-伪满洲的控制力为东北提供了循环体系。战后虽然这个旧体系被瓦解,东北的出海口被封死,但中国构建起了东北-关内的新循环体系。从这个视角看,东北工业的困境在于后来中国工业重心南移后,支撑东北工业的循环体系一直没有重建起来,而且目前还看不到重构该体系的可行路径。

林毅夫教授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选择发展“符合”吉林比较优势的若干产业,试图让老工业基地重返最新的经济体系,在战略方向上是值得肯定的,其挑战也很明显:1.成功的产业发展“事后”都可以用比较优势解释一通,难的就在于“事前”有效甄别比较优势并选择产业;2.比较优势本来是个解释贸易为什么会发生的“静态”理论,拿来研究产业的动态发展,还有这样的操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