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工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力点与隐忧

2018年07月12日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12期    作者:吕铁 刘丹

工业新动能是工业领域的先进生产力,发展工业新动能就是要培育与现代化工业体系相协调的产业要素并加以高效运用,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工业新旧动能的不断碰撞、持续转换实现的。

通过走访调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工业企业,比对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做法可以发现,当前驱动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模式替代”和“技术替代”两大核心方式,在企业实际操作中又被具体化为四项行之有效的工业新动能发力点,企业通常从这些发力点中采取“一点深挖”或“多点组合”的方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但由于四项发力点的适用条件、定位、导向与目标各有侧重,每项发力点均存在发展隐忧。为此,需针对细分行业与企业特色做实做细各项举措,注重政策落地与灵活运用,同时加强风险疏解机制建设。

发力点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传统优势产品营销为目标,聚焦生产制造环节新动能

方式特征:“发力点一”是传统动能与新模式、新技术的最高市场性价比的结合方式。相对于技术的创新性,该方式更突出技术的适用性,立足于最大程度解决企业当下产销问题,是传统工业领域企业普遍采取的新旧动能转换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仍然聚焦所属传统行业和已经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优势产品,企业升级的动力源于扩大传统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过生产制造环节新旧动能转换,有效提升传统优势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个性定制与成本降低。调研评估表明,当前80%以上的传统工业领域企业采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

企业做法:“发力点一”在企业实操中可以细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针对传统优势产品的运营模式升级,形成生产制造环节新动能。如山东青岛红领服饰集团(新更名为酷特),聚焦成衣生产,通过构建大数据西服样式库和网络化服装产品设计平台,实现产品订制化和个性化生产,虽然单件成衣成本提升10%,但价格提升1倍,在服装行业普遍进入寒冬的市场背景下,2017年该企业产值增长100%以上,利润率达到25%以上,国内服装订制市场占有率高达30%以上。二是通过针对生产线的运作效率升级,形成生产制造环节新动能。如河南郑州华德地毯集团,聚焦生产精度提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生产线,实现传感器和后台软件分析自动校正地毯花纹变形,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废品率和成本。2017年该企业机制地毯市场占有率已居全国首位。

隐忧:“发力点一”更倾向于使用国内外成熟度较高的产业技术,因此,运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往往处于行业技术的跟随状态,产品、技术、模式的可替代性均较高,容易引发“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恶性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当发生行业技术整体升级和市场需求大规模变化,若叠加出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性偏误,企业的行业转型灵敏度和升级能力往往不足,易造成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度波动,甚至短时间内出现企业休克风险。

发力点二: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以高附加值为目标,聚焦生产性服务环节新动能

方式特征:“发力点二”是企业摆脱原有的优势生产环节高成本、低附加值困境的快速路径。该方式并不强调技术的创新性,而是突出技术的累积实力和深度开发,着力于解决企业技术资源增值问题,是传统工业领域大型企业普遍采取的新旧动能转换方式。由于制造业高附加值环节均处于研发设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等产业链两端环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内人才以及技术、规模等基础优势,才能有实力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企业立足于自身产品与市场优势,在现有技术和人才实力基础上,通过对技术的灵活运用,挖掘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的突破口,力促整体附加值水平提升。调研评估表明,当前10%以上的传统工业领域企业采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

企业做法:“发力点二”在企业实操中主要通过传统优势技术、人才、产品、市场的资源整合和运作模式创新,形成生产性服务环节新动能。如秦川机床,依托产品销售形成的市场空间,向产业链上下游同时延伸,实现从全面技术解决方案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型;从简单“商品供应者”向全方位“用户工艺师和装备师”和“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当前企业在现代装备制造服务业领域,已经形成数字化车间和系统集成、机床再制造及工厂服务、整合及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等四项业内生产性服务优势。2017年该企业净利润比上年增长9.93%,现代制造服务业相关业务占企业净利润比重高达33%

隐忧:“发力点二”更倾向于引导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运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往往存在工业体系内的产业链“脱实(产品)向虚(研发设计、系统解决方案)”倾向。在利益引导下,若企业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并没有同时加强原有优势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企业有可能将逐步丧失原有优势产品市场和业内话语权,最终产业链延伸后劲乏力。

发力点三:以全球技术引领为导向,以国际市场话语权为目标,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与推广应用环节新动能

方式特征:“发力点三”是传统动能焕发生机、真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方式。该方式强调技术的创新性、引领性、先导性,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国际产业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并力促工业体系的现代化升级,是传统工业领域龙头企业普遍采取的新旧动能转换方式。但由于产业技术研发周期和市场成长周期均较长,短期盈利难度较大,在全球产业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和市场壁垒逐渐加强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具备业内顶尖技术和人才,同时有成熟、稳定且具有相当规模的产品市场作为支撑,才能在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从而实现国际市场拓展和提质增效。调研评估表明,当前只有不足5%的传统工业领域企业采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

企业做法:“发力点三”在企业实操中可以细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对国内尚未完全掌握的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关键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环节新动能。如中国中车,由该企业研制成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复兴号”于20177月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标志着我国高铁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完全打破了国外高铁产业强国的技术壁垒,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产业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对产业前沿原创技术的研发,形成关键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环节新动能。在当前国际产业技术壁垒森严的形势下,国际产业前沿原创技术开发的门槛和难度极高,随着此轮产业技术浪潮天花板的逐渐临近,当下国际产业前沿原创技术的争夺集聚于具有启动下一波技术浪潮前景的实验室技术。然而,我国工业企业尚难以承担实验室技术的高投入与高风险,当前大量国际产业前沿原创技术更多的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发。20179月由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同时通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京沪干线”成功对接,在全球首次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以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全长2000余公里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的全线贯通为标志,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具备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的国家。

隐忧:“发力点三”更倾向于引导企业攻关国际产业技术瓶颈,因此,运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往往存在当下市场盈利与技术尖端引领脱节的矛盾。通常市场更倾向于较为成熟且成本低廉的技术,而产业新技术则具有较高的产业化成本和市场推广条件,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往往对于产业技术攻关呈忽冷忽热态度,甚至不时造成短期技术研发的停滞现象。

发力点四:以新模式融合为导向,以提升运作效率为目标,聚焦产业链各环节重构新动能

方式特征:“发力点四”是传统动能获得外部升级助力的最便捷方式。该方式强调企业能力与新模式的融合与互补,是传统工业领域普遍关注并谨慎尝试的新旧动能转换方式。通过运用新模式对产业链的挖掘与重构,一方面使得研发、运营、信息、管理等企业运作链的各个环节逐渐独立并创新为新业态;另一方面促进企业运作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调研评估表明,当前尚不足3%的传统工业领域企业采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

企业做法:“发力点四”在企业实操中主要通过开拓传统动能发展空间和渠道,形成产业链挖掘与重构环节新动能。如共享单车,彻底改变了自行车行业的产业链运作模式,富士达、千里达、喜德盛、凤凰、永久等大型厂商都纷纷成为共享单车项目的代工方,同时富士康等大批科技硬件制造企业以其产业链和设计优势迅速切入自行车领域,企业在短期内解决了困扰多时的库存积压问题,并取得了丰厚的短期利润。同时,新模式的迅速崛起也加速了行业洗牌,中小型自行车企业受接单能力不足影响,纷纷深陷生存困境,行业重组势在必行。2017年全国累计投放共享单车约1600万辆,消化了大型自行车厂商50%以上的产能。

隐忧:“发力点四”更倾向于引导企业探索与新模式的融合发展方式,而新模式自身的产业利弊并不明朗,因此运用该方式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往往陷入“泡沫较多、前景不明、意外频出”的困境。从最具代表性的自行车行业看,新模式在撬动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去品牌化、产品趋同化、热钱投机、新一轮产能过剩、标准缺失等一系列逆产业升级的不利趋向,持续支撑产业升级能力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针对当前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态势,结合四项工业新动能发力点的方式特征与隐忧,从调研所反映的企业需求看,应当从以下方面力促我国工业企业的新动能培育进程:

第一,针对细分行业与企业特色做实做细各项举措。不少企业认为,目前已出台的新动能培育举措“所指不明,使不上劲”。应当深入辨析新技术、新模式对细分行业的作用效果、影响方式和改造能力,按照龙头、大型、中小型、微型等各类企业适用的新动能发力点,将各项已出台举措进一步深化细化,以达到企业“看得懂、用得上、合形势、利产销、促升级”的效果。

第二,注重政策落地与灵活运用。针对当前企业在实操过程中往往感到政策“水土不服”的问题,应当进一步鼓励地方政府加强政策的配套落地能力,充分体现当地区位、资源、市场、产业、人才优势和特色,做好政策的上下左右衔接,使工业新动能培育与企业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地方传统工业结构相融合,工业体系内部各细分行业之间相互促进和补充。

第三,加强风险疏解机制建设。目前还有一些企业对发展新动能持谨慎观望态度。鉴于此,应当加快形成工业新动能企业的托底风险疏解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的积极性,引入保险和基金运营方式,在科学审核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工业新动能发展尝试,建立退出机制,适当控制工业企业新动能的培育风险。

第四,规范扶持政策制度建设。当前企业对政府的扶持政策基本持“短期向好,长期不稳”看法。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培育新动能的市场高风险性和政策敏感性,建设透明与稳定为核心的系统性政策制度,以公开性、稳定性和到位能力强为根本宗旨,以创新人才为关键扶持对象,以项目和资金为主要扶持手段,形成“政府—企业—创服机构”三位一体的长期扶持政策制度。

第五,防范新动能局部过剩。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前部分转向新动能的企业已经感受到市场逐渐出现“盲目投资,大量雷同”苗头。应当加强市场引导,避免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恶性市场发展模式,加强新动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建立地方产业条件、发展优势和前景评估制度,避免雷同项目重复上马,注重新动能全产业链的集群培育和分区域合理布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