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以绿色产业政策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
——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为例

2021年10月18日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15期    作者:江飞涛 张航燕

一、黄河流域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重要意义

在郑州建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以及黄河流域的国家中心城市,在郑州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对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郑州地处黄河流域中心与中原腹地,是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丰富,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且形成了自身发展优势,经济实力比较强,郑州及河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些都为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需要看到,郑州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瓶颈较为严重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相对较低,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及在价值链上的位势相对较低,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科技人才相对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也相对较低。这为郑州及示范区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带来困难和挑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需立足于地区实际情况,针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政策思路

(一)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以绿色产业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首先需要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协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人民健康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经济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能为更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技与物质基础。在示范区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首先是要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并推动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通过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水资源效率型社会,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并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有些地方或部门,在环保政策高压态势下,没考虑到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要求,政策实施中“一刀切”,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负面冲击。一些地方或部门在制定与实施环保政策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变动频繁,为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投资浪费。郑州及示范区仍迫切需要发展经济,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同时,也需要看到郑州及核心示范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传统工业比重偏高,对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投入等依赖程度较高,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提升产业资源、环境效率及附加值水平。

以绿色产业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效协同。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和谐三者之间平衡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绿色产业政策”引起各方关注。绿色产业政策是以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为核心,力图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绿色产业政策要打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路径,推动经济发展模式、技术条件以及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绿色产业政策的重点在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让绿色产业与绿色生产技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带动现代生产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核心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并重,以此发展先进制造,带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以此为基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务实推动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转型升级,强化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郑州应立足于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方面的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方向的转型升级,并以此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并推动其向产业链中高端方向发展,新兴产业大都是高技术产业,是先进制造的重要构成,发展潜力巨大。且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技术渗透性与广泛的技术适用性,采用这些技术能有效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释放出新的活力。近年来,郑州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5G及北斗应用等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层次仍不高,部分企业表面上看属于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实质上企业仅从事加工组装环节,而研发活动则在郑州以外地区进行,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也依赖进口。郑州需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例如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鼓励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向精密制造、设计和研发等中高端环节迈进。

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会带动技术服务、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工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当前,郑州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服务业内部以生活性服务业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发展先进制造的需求。因而,郑州需要积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科技服务、技术与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软件设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与现代金融等行业。

(三)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关键所在。鉴于郑州科技创新要素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郑州应着力汇聚创新资源,布局和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郑州市制造业规模大、比重高,但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术水平仍较低。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过于强调采用先进前沿技术或者先进技术领域类的创新能力不符合实际情况。积极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业已成熟的先进适应性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经验,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是更为务实且更有效的方式。

(四)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郑州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先进技术、资本、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创新资源、高端人才等高端要素相对缺乏,体制机制不活,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不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郑州及核心示范区需加快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对内(国内)开放,以此解放思想,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汇聚国内外高端要素,进而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构建以绿色产业政策为主体的政策体系

(一)构建绿色产业政策体系

健全绿色产业发展与产业绿色发展促进机制。郑州应当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考虑,重新审视固有的发展理念,制定覆盖全领域的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明确绿色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战略高度谋划郑州市和示范区绿色产业发展与产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重视技术创新对绿色产业发展与产业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如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低息信贷、排放交易、生产要素倾斜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政府采购中增加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规定,明确采购规则和比例,开拓绿色产品和服务市场。通过培育壮大绿色产品市场,吸引企业在开发绿色产品和服务方面加大投入。

促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与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与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对于企业该领域的研发投入予以适度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支持产学研在绿色技术方面的合作研发。在清洁生产与节能环保领域,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与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的发展,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节水技术装备,推动工业节水减污协同治理。积极发展以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的绿色服务业,加快培育壮大工业节水产业,优先扶持节水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鼓励企业规模化生产专用节水装备和材料。

协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资源合理开发。首先,注重生态功能建设,严格控制林地、湿地和自然保留地开发,适当增加生态用地和生态用水。保护好国家地质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证地质遗迹、湿地和种质资源保持完好,发挥好生态功能。积极发展生态修复产业与生态修复技术,并在沿黄区域提高大都市区植被覆盖率。在此基础上,对生态资源进行适当商业开发,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

(二)务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务实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改革完善现有在郑州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并加强在核心示范区的布局,帮助核心示范区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掌握成熟的自动化技术、节能与节水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适应性技术与工艺。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应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现场管理、能源管理、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能力。鼓励“互联网+”、智能制造相关制造业创新中心针对传统制造业行业、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结合成熟的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开发经济适用性技术。加快现代食品、服装和家居、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向冷链食品、高端休闲食品、中高端服饰、智能家居、新型铝合金材料等领域转型,形成传统产业新竞争优势。

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智能终端、大中型客车、盾构机、超硬材料、新型铝合金材料集群建设,培育和建设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新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面向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方案设计、软件开发、装备改造、技术支持、检测维护等方面为行业提供服务。重点推进工业设计、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和标准化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构建高效区域科技创新与技术扩散体系

在核心示范区布局和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帮助示范区、郑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企业提升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借鉴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韩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功经验,同时根据郑州市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制度创新,广泛吸收高层次专业人才,改革与完善现有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治理机制与运营机制,可以在核心示范区设立分支结构,或建立其他机制积极为核心示范区内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并以此推动核心示范区内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

学习德国技术转移中心的模式,改革完善郑州市现有技术转移中心。并注重对核心示范区内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信息与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交易项目的受理与评估,重点是推动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科技成果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或转化。技术转移中心还应特别注重推动绿色生产与环境治理相关科技成果在核心示范区企业的转化与应用。

积极吸引企业来郑州及核心示范区设立高水平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来郑州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设计中心,在税收优惠、开办资助与租房资助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企业研发中心与高校、公共研究机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产业基金等资源对接。鼓励企业研发中心与郑州创新资源及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资源的贡献,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系统布局创新链。

(四)培育与吸引多层次人才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为河南省产业发展提供比较优势,但是仍需看到河南省存在着劳动力素质低、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紧缺等结构性问题。2018年,河南省受中职以上教育人口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仅为12.9%,排名全国倒数第4位。当前河南省的人力资本结构不能适应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河南省、郑州市及核心示范区,必须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并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动在郑高校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加快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体系。

创造良好环境,积极吸引各类科技人才。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实际情况,适当高于目前中部地区人才引进的最高标准,给予相应的科研启动经费(科研人员)、工作经费、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同时,增加资金使用的灵活性,给予被补贴人资金使用更大的自主性。创造良好生活工作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才汇集。重点完善卫生医疗、子女教育相关设施,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体系。

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郑州高校与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积极合作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可以探索跟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在郑州合作设立专门的“技术工程学院”;学习借鉴广东引入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建设类似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德合作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等高质量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与高技能产业工人。

(五)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保障契约执行,严格保护投资者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严格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推进破产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体系。在贸易规则和行业规范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参考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设定与全球贸易投资接轨的高标准规则。加快引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和营商规则。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商业环境。严格落实“非禁即可”的原则,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全面开放市场准入。围绕进出口管理与投资事项,理清各部门的职责与管理机制,精简审核事项与流程,避免重复监管。对标杭州、深圳等东部地区发达城市,努力把郑州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群众体验最优”的政务服务标杆城市之一。

(六)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郑州市要充分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充分释放文化产业各种业态的发展势能,全面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文化+经济+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郑州沿黄河一线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绵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黄河文化与黄河自然景观密不可分。在发展中,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产业要素融合,促进文化产业与生态城市建设融合。加强城市生态与文化产业要素相融合,转变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在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嵌入环境因素,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生态标准。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文化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实现技术、创意等创新要素、产业要素深度合作。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服务于文化企业的专营机构,建立专业团队,降低中、小微文化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准入门槛和资金成本。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各类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江飞涛,张航燕.以绿色产业政策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21(15):46-5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