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隐含资源环境要素跨境流动问题研究

2022年07月28日来源: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郭朝先 刘艳红 等

郭朝先 刘艳红 等 /著

ISBN 9787509684214

2022年5月

经济管理出版社

 

郭朝先、刘艳红等新作《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隐含资源环境要素跨境流动问题研究》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22年5月出版。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国生产的产品往往在另一国或多国消费,产品的生产国通过出口贸易实际上承担了消费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产品国际贸易的过程同时也是隐含资源环境要素流动的过程。伴随贸易活动而来的商品和服务在全球流动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地的资源环境要素在全球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产业和技术升级过程中成功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对外迁移,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承接产业转移进而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迅速破坏等问题不仅对当地造成许多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资源环境破坏,而且引发了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环境变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引发的“隐含流”跨境流动,有利于全面认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对全球资源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

在新发展格局条件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隐含流”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消除“中国资源环境威胁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在国际气候治理谈判中维护中国的发展权益;三是有助于认识中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担负的责任,为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四是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书基于投入产出表和资源环境类原始数据,构建扩展的国际资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和多区城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隐含碳、隐含土地和隐含水等流入流出规模情况、变化情況;运用LMDI分解方法,对驱动外贸隐含流增长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测度分析,结合增加值贸易计算,构建了隐含流生产率概念和贸易条件概念,用于测算分析中国外贸隐含流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以及相应的国际比较分析。本书基于上述研究并结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本书研究表明,作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工厂”,中国一方面以直接进口方式大量引进能源和资源,另一方面又以贸易隐含流方式出口大量资源环境要素,在资源环境要素的全球供应链条上扮演了“资源中枢”的特殊角色,并在某些资源要素方面呈现净出口状态,这对于消除“中国资源环境威胁”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研究还发现,一方面,中国大部分出口隐含流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得到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很多领域又相对落后,这既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有关,也与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制度非中性”有关。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中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从长远看,不但有助于解决中国资源环境要素可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构安排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隐含流研究方法和技术简介

第二节 隐含流规模测算与驱动因素分解

第三节 隐含流跨境流动效益分析

第三章 隐含能源流动规模、流向和效益分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源规模测算与分解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源流向分析

 

>>点击进入购买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