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其仔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全球创新链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批准号:19AJY013),阶段性成果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互联网、创新与经济复杂度——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等学术论文44篇,研究报告2部;最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集。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全球创新链的结构性变革及其对全球产业分工与价值链的重塑影响。通过系统分析创新链从“串联式”向“并行式”转变的多中心化趋势,探讨其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研究有助于中国把握历史机遇,应对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系统剖析了全球创新链在新技术革命驱动下的演变特征,发现创新活动呈现“东升西降”态势,发展中国家在高端创新链中的地位提升。通过专利分析、经济复杂度测算和跨国研发网络比较,揭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及其异质性。研究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铁和疫苗四大行业,剖析其创新链演化与后发追赶机制,并提出中国应通过强化创新投入、构建数字创新合作网络、推动“人才—科技—产业”协同等路径提升全球创新链嵌入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成果的主要价值
学术价值方面,本研究构建了跨国创新类投入产出表,深化了对“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联动机制的理论认知,提供了创新链测度与系统分析的新方法。
应用价值方面,研究成果已报送中央相关部门并获得批示,为制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四大行业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可推广的创新追赶经验,对政府决策、产业布局与企业战略具有指导意义,为推动中国嵌入并引领全球创新链提供了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