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04月19日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4年03期    作者:刘粲 秦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长期以来,教育在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性作用。然而,受地区经济差异、基础教育条件差异等因素影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仍相对滞后,乡村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如高水平师资力量不足,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进展较慢;优质教育资源地区分配不均,乡村产业人才供需错位;理论研究与专业技能教育结构失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足;个别地区针对乡村居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流于形式等困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当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激活教育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持久推动力,以高质量教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培养具有浓厚乡土情怀和扎实专业技术能力人才,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对接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了大量引领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意义重大。乡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乡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限于传统农业,还包括工业、服务业等领域,促进乡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技能升级,促进乡村人口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有助于缩小城乡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社会的整体均衡发展。一方面,乡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乡村居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有效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机会。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乡村居民更能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乡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乡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还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的整体素养,包括激发乡村居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乡村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优化乡村社会服务体系等,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以及营造良好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有着积极影响。

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厚植乡村文化自信,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乡村教育不仅关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也高度重视传承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教育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实现本地历史、民俗、语言和艺术等优秀文化与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乡村居民可以在尊重和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这对于乡村的文化振兴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乡村教育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理解和创新应用。这种创新不仅限于文化艺术领域,也包括传统农业技术的现代化改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总之,强大的文化根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更容易吸引人才、投资和游客,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振兴。

有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双碳目标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可持续发展经验的传播与创新,乡村地区往往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如传统农业技术、水资源管理等,结合现代科学知识,这些传统智慧可以被更新和改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可持续发展方案的落地生根,乡村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乡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课程体系中加入关于环保、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内容,从而提高乡村居民对于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让广大乡村居民充分了解到减少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其中可以扮演的重要角色,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持续优化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环境,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竞争力。一方面,不断优先改善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设、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条件,构建一个良好的乡村教育环境,为引得进、留得住、培育得出高水平师资人才和优质生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坚持“引育留用”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吸引力,加强师资力量,引进或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专业发展计划,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为实施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课程设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协调,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合理倾斜,促进教育公平。一方面,保障乡村居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专门针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引导性支持,通过财税、技术、人才、就业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减少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另一方面,持续推广信息化教育,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乡村地区提供远程教育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缩小城乡教育的资源差距、信息差距和进度差距。

融合地方文化与产业发展需求,实施特色乡村教育,培育应用型乡村发展人才。结合乡村文化特色和产业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特色教育和实践活动,如农业科技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以增强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化乡村教育在传递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路方面的能动性,持续提升乡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此外,要优化乡村教育的考评机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成果在考评体系中的权重,赋予乡村教育更多主动权和灵活度,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性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倡导终身教育,强化教育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教育成果的检验工作。要鼓励家庭和村组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建立学校、家庭和村组三方合作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的整体效果。要针对乡村居民开展终身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乡村居民提供时间、地点和形式上更加灵活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支持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乡村居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文化基础。要加强对乡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把乡村教育的结业考核和成果验收关卡,确保相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打击形式化的面子工程,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工作作风激活乡村教育“一池春水”,绘就乡村振兴“满园春色”。

 

刘粲: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教育学院。

 

刘粲,秦宇.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J].农村工作通讯,2024,(03):53-5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