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新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70年

2019年12月25日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KI网络首发2019-12-17    作者:吴利学 曾昭睿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具有特殊的增长历程。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承担何种角色、影响程度如何的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文章从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曲折认识过程、技术进步的来源与实现路径的探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及评价与争议3个方面对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评述。

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文献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发展经济学建设项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经济呈现出奇迹般的增长趋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占比较低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例仅为1.8%2018年上升为1/6仅次于美国。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经历了4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背后是受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独特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之路。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评述旨在为今后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提供参考。

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以及实证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引进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我们看来对于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问题的认识以下3个方面最为关键。1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曲折认识过程。2技术进步的来源与实现路径的认识和探讨。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评价与争议。因此本综述将分成3个部分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

一、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曲折认识过程

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历史总的来看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在曲折中上升改革开放后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在曲折的科技进步的发展历程背后是思想层面上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即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曲折认识过程。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人马克思确定了生产要素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点明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他指出“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现实生产力”,“科学和技术是统一的技术是物化的科学”,“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当中的主导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毛泽东同志提出“要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我们”,周恩来提出“向科学进军”,党和政府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1年又颁布《科研十四条》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在艰苦的环境中科学工作者仍然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卓越成就。然而由于受一些错误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并没有充分认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础等观点甚至曾经错误地认为在建立生产力基础以后只有通过变动社会关系才可以持续发展生产力[2]。特别是受“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整体技术水平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3]明确了生产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何使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1981年党中央、国务院调整了中国科技发展方针提出大力抓好科学技术成果的推进和应用1982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进一步明确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科技发展研究计划如农村技术进步的“星火计划、针对高新技术发展研究的“863计划”,并实施了一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科技项目调整制定了农业、能源、城市建设和交通方面的重大技术政策。1988年9月5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这一论断是对如何使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好回答是在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5]1995年“科教兴国教育方针的出台1998年国家计委、科委对外发布《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13项全国重大科技计划和项目规划。此后党中央和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6]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7]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8]并将其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创新“第一动力的发展要求

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作了最新论述他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9]“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爷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10]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在新时代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1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2]“第一动力“第一生产力理论相互融合“第一动力是新时代下对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二、关于技术进步的来源、实现路径的探讨

中国具有特殊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表现为2个方面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而且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发展是并行并交织的在技术引进而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工具的支持下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又更能促进新技术、新思路的吸收运用。在此基础上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经济发展得到促进。

中国技术进步的实现路径

1949年新中国面对着一片空白的科学技术以及相当落后的工农业生产水平。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定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恢复经济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制定了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法规逐步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1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有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1978—1991年);第二阶段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加速阶段1992—2005年);第三阶段为自主创新阶段2006—2011年);第四阶段为创新驱动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14]。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是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过程。

中国技术进步的两个主要来源

技术创新是发达国家经济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原因的观点在多位学者的观点中得到认同但是他们忽略了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来实现更快的技术创新[15]。技术作为生产的要素之一技术既不是传统的商品也不是纯粹公共产品它兼具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投入品[16]。因此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水平无疑是更低廉的技术进步方式。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的差异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不一定直接适用于后发国家[17]。正如唐未兵等2014所指出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密切相关但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并不等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通常表现为既定投入条件下产出增加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结果[18]。

由此可见在模仿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才是后发国技术进步的有效现实途径[19]。从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结果看中国的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共同促进了作为中国的技术进步然而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并无显著影响[20]。并且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促进总体研发投入增长国外技术引进效率对自主研发强度的影响取决于国内外研发投入的关系、生产技术条件和居民偏好[17]。

中国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行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创新政策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政策表现为多项科学技术计划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国家意识到仅仅是科学技术政策并不能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备受关注服务体系建设开始进行[21]。

随后针对如何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起了学者的讨论。部分学者认为应促进中国技术创新进行政策的配套如张鸿2001认为中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低科研经费投入低等三大问题要求中国应采取更为有利的科技政策包括税收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2]。贺德方2011也提出在中国的有关科技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中应重点注意转化的概念界定、国际比较、科技成果分类管理等方面问题[23]。

综上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早期技术引进并在技术引进的积累和辅助下自主创新成为中国技术进步的合理路径。此种路径下存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不完全性。同时由于存在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技术进步的路径与传统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路径不同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核算与传统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核算方式应当存在差异。

三、关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评价与争议

为了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影响人们非常关注如何定量测度技术进步及其贡献。受Solow1957等研究的启发[24]西方主流学者大多接受了“索洛余值理论认为产出增长中要素增加所不能解释的部分即为技术进步的贡献。具体而言他们将总量生产函数中产出与要素投入组合的比值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并作为技术水平的衡量指标。当然对于这种方法及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直存在广泛的争议[25]。尤其是因为中国科学技术进步道路的特殊性传统的“索洛余值“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是否能完全代表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引发更多争议。

对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以及初步的定量讨论

早在1960年中国的部分学者就收集了外国学者对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讨论。郭昭1960收集的资料中论证了新技术的发展不但不会给资本主义带来新的生命力使其复兴相反的会使资本主义内在的一切矛盾更加剧烈更深刻化[26]。末永隆甫等1961阐述了罗宾逊的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可能维持长久扩展的最高率是同劳动增长的百分率与每个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的百分率之和相近如果技术进步不是中立的技术进步就会倾向于使用资本或节约劳动[27]。在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是积极的如马阳1983认为技术进步是科学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中间环节技术进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不断采用新技术[28]。

在中国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激烈探讨的时代多位学者也就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展开了讨论。曾启贤1963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的条件下建立在机器生产基础上扩大再生产的规律[29]。吴佩钧1963则认为不能以技术进步的“快和慢来论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是否存在或是否起作用[30]。这个讨论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部分学者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持否定态度[31]而马镔1980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不应被否定[32]。鲁济典1980认为用机器制造机器逐步代替用手工制造机器这样的科学技术进步会引起第一部类生产的优先增长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使一切科学领域一切生产和非生产过程发生根本的变革许多国家两大部类生产“平行发展。由此他认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只要不把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等同起来在两大部类平行发展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高速扩大再生产[33]。

关于不同全要素增长率测度方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者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开始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的评价进行探讨评价的探讨一般都挑选重点的科技领域采用以定性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并开始了对增长会计法的初探。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学界开始对技术进步的经济效果的测度进行广泛的讨论。1984年10月22—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同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联合召开的技术进步经济效果学术讨论会上关于技术进步经济效果进行了以下3个问题的讨论技术进步经济效果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技术进步经济效果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技术进步经济效果定量方法的评价分析。

世界银行1984向中国提交的报告中采用“综合要素生产率这种概念使用的计算公式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减去劳动和资本投入方面的增长差额就是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万伟勋1986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得出1947—1961年各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美国为38.2%日本为46.6%中国为42%日本工业为30.1%[34]。随后大量学者借助索洛残差法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行估计并对产出和投入指标选取、要素权重设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和详细的探讨[35-45]。

随着国外生产率测算技术的发展国内学者也逐步引入这些方法来测算中国的生产率状况。郑玉韵1995[46]、刘小玄等1998[47]、姚洋1998[48]、姚洋等2001[49]、李胜文等2008[50]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王志刚等2006利用随机前沿面板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51]还有部分学者利用随机前沿方法估算农业全要素增长率[52-53]。颜鹏飞等2004[54]、郭庆旺等2005利用非参数DEA-Malquist指数方法估算出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率[55]。于君博2006综合运用SFA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效率变迁作了测算[56]。傅晓霞等2007对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发现随机前沿分析可能是更为适用的生产率分析工具[57]。

对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贡献的争论

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测度引起最大争议的是如何评价和判断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58]。但是Krugma1999等根据Young199319942000的一系列基于索洛余值核算的实证分析结果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提升的结果[59]。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刘遵义1997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只是数量的扩张而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60]郑玉韵1998也认为关于东亚增长模式的争论很大程度是由于不同研究者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的定义、概念、数据、以及假定等方面做了不同的处理[61]。易纲等2003认为无论是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或是中国的技术进步状况抑或是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都应该在全要素生产率上体现出来[62]。郑玉歆2007进一步指出判断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能简单地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时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所不同在高速的成长阶段适用于要素扩长而进入低速的成熟阶段时技术进步才占据主导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高贡献我们更应关注投资的质量与积累的有效性[63]。

此后有学者在索洛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沿着新增长理论的方向对生产率测算进行拓展研究。例如刘伟等2008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对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1998年以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渐减小技术进步的市场化力量逐步上升1988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自身可持续性逐步提高[64]。

关于技术进步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

多位学者就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转变所起到作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郑友敬1987认为中国近几年来依靠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不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同步的基础上的技术进步没有带来明显的结构效果[65]。洪银兴1999提出中国面临着产品无法进入买方市场的压力因此中国多产业部门需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生产替代进口的产品现阶段推进技术进步的重点是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66]。而21世纪之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逐步增大。云鹤等2009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在1978—2005年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1981—2005年纯技术进步平均增长率1.8%贡献了经济增长的18.75%对经济增长和方式的转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倡导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67]。然而对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等技术进步来源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问题唐未兵等2014指出因为机会成本、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等原因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并且因技术差距、要素禀赋、吸收能力的差异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存在不确定性[18]。

除此以外有部分学者却认为中国的发展情况存在特殊性应结合中国的发展情况将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适用性、作用方向以及影响程度进行探究。他们认为应以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最优方式全要素生产率或要素投入是否作为主要增长来源随各国发展阶段而变化。对于在中国何种经济增长方式才是最优化增长方式这个问题郑玉歆1999认为技术进步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与资本密集程度高度相关中国的高投入的增长方式未必是坏事[68]。更进一步林毅夫等2007指出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源是中国最优利用资源的方式即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进而改革企业对生产资源的实际支付价格体系使其符合中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使得企业最优化引致全要素经济的最优化[69]。

四、总结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生产力与科技进步水平都经历了曲折而迅速的发展历程。与此相应中国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对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政策与相关研究的变化梳理相关理论与事实对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评述。从既有研究看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曲折的科技进步的发展历程背后是思想层面上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曲折认识过程。从马克思指出“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到毛泽东同志提出“要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重视科学技术的但由于错误地认识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联系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停滞。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曲折中不断更新和发展在新时代有了“创新的新要求。

第二中国的技术进步的来源为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二者的并行并交织构成了中国技术进步的实现路径。伴随着技术引进而来的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工具使得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又更能促进新技术、新思路的吸收运用。在此基础上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经济发展得到促进。

第三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最初以定性讨论接着以索洛生产函数为基础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代表科技进步水平用以测度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然而生产函数方法并未考虑生产资源集约度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等属于广义技术进步的部分只考虑了知识进步的狭义技术进步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引起学者争议。除此之外针对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中选取可最优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发展方式无可厚非而未来为了满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大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必要性。

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就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而言我们认为今后的重要扩展方向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需要进一步探讨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无论是从理论发展讲还是从政策实践看对技术进步的准确、全面度量和评价都是基础性重要工作。只有解决好测度问题才能更好地检验经济理论和政策效果。特别是对于中国经济的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我们仍然亟需出台符合现实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测算和评价体系。

第二需要进一步探讨技术进步的源泉问题。现代技术以科学为基础但技术不等于科学。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而且地区技术水平差异巨大。因此仍需要深入探讨所有可能的技术进步途径充分挖掘各种技术进步的实现手段尤其是要处理好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关系。这些领域都需要我们从理论、实证和政策等多方面研究。

第三需要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技术进步也在加速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不断追赶世界技术前沿的过程中中国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在局部领域已经开始成为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在此情况下如何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基础研究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需要根据现实发展作出理论回答和政策回应。

第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互动的研究。回顾70年来的文献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经济发展而对经济发展如何影响技术进步的探讨非常不充分。因而如何根据经济发展来调整技术进步方向科技进步与收入分配就业波动等相关联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蒋丽.从“第一生产力“第一动力[J].走向社会科学,2018(9):28-33.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重要谈话[EB/OL].(2015-01-05)[2019-09-10].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科学技术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5]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1-12-26)[2019-09-10].http://news.southcn.com/ztbd/jzmqyjh/qyjhqw/200112260775.htm.

[6]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EB/OL].(1997-09-12)[2019-09-10].http://www.china.com.cn/zyjy/2009-07/13/content_18122516.htm.

[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上的报告[EB/OL].(2009-07-13)[2019-09-10].http://www.china.com.cn/zyjy/2009-07/13/content_18122614.htm.

[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2019-09-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8/c1001-19612670.html.

[9]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EB/OL].(2016-05-30)[2019-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6-05/30/content_5078085.htm#1.

[10]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06-09)[2019-09-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10/c1024-25125483.html.

[1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的讲话[EB/OL].(2018-05-28)[2019-0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28/c_1122901308.htm.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9-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13]张明国.中国共产党早期科学技术政策评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15.

[14]王钦,张隺.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40年: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的共同演进[J].经济管理,2018,40(11):5-20.

[15]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6(4):985-1006.

[16]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

[17]傅晓霞,吴利学.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J].世界经济,2012(7):101-122.

[18]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7):31-43.

[19]黄烨菁.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08(6):14-18.

[20]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8):51-64.

[21]吴建南,李怀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创新政策回顾及建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

[22]张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1,19(4):62-68.[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6):1-3.

[23]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1(11):1-7.

[24]SOLOW R.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312-320.

[25]GRILICHES Z.The discovery of the residual:a historical not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1996,34(3):1324-1330.

[26]郭昭.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力量的增长[J].世界知识,1961(3):7-8.

[27]末永隆甫,吴斐丹.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率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9):17-21.

[28]马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2):3-7.

[29]曾启贤.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两个问题[J].武汉大学人文学报,1963(1):16-32.

[30]吴佩钧.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兼与曾启贤同志商榷[J].武汉大学人文学报,1963(2):53-58.

[31]鲁济典.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吗[J].经济研究,1979(11):16-21.

[32]马镔.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不能否定——与鲁济典、朱家桢同志商榷[J].经济研究,1980(3):21-25.

[33]鲁济典.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1980(4):58-62.

[34]万伟勋.关于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另一种算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11):23-26.

[35]史清琪,秦宝庭,陈警.衡量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的主要指标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10):9-17.

[36]史清琪,秦宝庭,陈警.定量估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84(4):31-34.

[37]狄昂照.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7(1):35-41.

[38]张永光,陈刚,郭孝宽.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9(2):8-23.

[39]CHOW G.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 the in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3):809-842.

[40]CHOW G C,LI K W.China爷s economic growth:1952—2010[J].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Change,2002,51(1):247-256.

[41]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等.所有制形式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3):5-17.

[42]黄勇峰,任若恩.中美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2(4):161-180.

[43]WANG Y,YAO Y D.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 mulation[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14):32-52.

[44]郑京海,胡鞍钢.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J].经济学(季刊),2008,7(3):777-808.

[45]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0.

[46]郑玉歆,张晓.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对生产率的贡献——沿海工业企业调查的初步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12):20-27.

[47]刘小玄,郑京海.国有企业效率的决策因素:1985—1994[J].经济研究,1998(1):37-46.

[48]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8(12):29-35.

[49]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13-19.

[50]李胜文,李大胜.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1986—2005——基于细分行业的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5):43-54.

[51]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2):55-66.

[52]李谷成,冯中朝.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J].农业技术经济,2010(5):4-14.

[53]匡远凤.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基于SFA的经验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3-18.

[54]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5-65.

[55]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46-53.

[56]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11):50-59.

[57]傅晓霞,吴利学.前沿分析方法在中国经济增长核算中的适用性[J].世界经济,2007(7):56-66.

[58]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59]KRUGMA P.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0]刘遵义.东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0):88-97.

[61]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0):28-34.

[62]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8):13-20.

[63]郑玉韵.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3-11.

[64]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5.

[65]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3):3-16.

[66]洪银兴.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J].管理世界,1999(4):15-22.

[67]云鹤,吴江平,王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判别标准与动力源泉[J].上海经济研究,2009(2):11-18.

[68]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J].经济研究,1999(5):57-62.

[69]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5-13.

 

曾昭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吴利学,曾昭睿.新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70年[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2019-12-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558.G.20191216.1543.01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