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建设制造强国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达到国民经济整体的产业之间和各个细分产业内部构成结构合理、产业发展质量处于高水平的状态,对于建设制造强国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时代特征包括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支撑特征包括生态化、集群化、全球化。可以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划分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能力体系和保障条件体系三个子体系。产业结构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与产业质量两个方面,产业能力体系包括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供应链组织能力四种能力,支撑条件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体系、要素供给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产业生态体系、空间承载体系、制度政策体系六种体系。 关键词:制造业;制造强国;现代化产业体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机制研究”(编号:22AZD12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全球先进制造业竞争与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研究”(编号:2022GJS02);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项目的成果。 |
一、引言
制造业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从而生产和提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从历史上看,世界经济告别停滞状态、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是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这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纺织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带动了制造业部门的扩张和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的快速提高。此后,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规模和水平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尽管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服务业成为比重最高的部门,但是制造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应对系统冲击及吸纳就业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1]首先,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部门,绝大多数产业领域的创新来自于制造业,这就意味着制造业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快的产业部门,并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成为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次,制造业作为核心物质生产部门,不仅为居民提供生活资料,为制造业部门本身提供零部件、材料和仪器、装备,也为服务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各种生产资料。最后,服务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附加价值和利润率更高,而其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和推动。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如产品设计、供应链、批发零售、售后服务、法律咨询、科技服务等,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这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呈现服务化的趋势。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及这些增值服务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将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制造业作为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家富强的基石,是制造强国、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支撑。制造强国外在表现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其推进需要由发展环境、要素条件、市场主体等构成的产业体系作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习近平总书记[3]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可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而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则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
目前,国内学者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和政策等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仍然缺乏系统化的阐释,也缺少从制造强国视角开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研究。本文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内涵剖析的基础上,分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制造强国建设的意义,总结现代化产业体系三个层面的特征,分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从而丰富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制造强国的相关研究内容。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国家的现代化需要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制造业的强大与现代化尤显重要。制造业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对制造强国建设提出要求、提供支撑。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表述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可见,在党的二十大之前,关于产业体系的表述基本上是“现代产业体系”,二十大正式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表述。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由“现代化”“产业”“体系”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过程,并引起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深刻的相应变化”。[4]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概念,既是与过去的或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点上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产业在中文语境下也被称为行业,是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所有单位的集合。体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从这个释义可知,体系包括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构成比重和相互联系),产业体系就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产业构成的整体。具体来说,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与传统产业体系相对应的概念,是指达到国民经济整体的产业之间和各个细分产业内部构成结构合理、产业发展质量处于高水平的状态。对于我国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经成为从当前到21世纪中叶我国各项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意味着产业体系的发展质量要提高,而且要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生产力支撑。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
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做强、建设制造强国,既是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的要求,也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变化的需要。
第一,现代化产业体系能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在2010年就成为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9 090亿美元,占全球的30.75%,是美国的1.97倍。这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已经迈入由大到强的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成制造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2]现代化产业体系由一系列结构合理、发展质量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和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产业所构成,因此能为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现代化产业体系能为制造业畅通“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格局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加大。特别是美国为了保持在高技术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和主导地位,加大了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打压遏制力度。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大国博弈的重点也在制造业。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要遵循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从原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转向更多地依靠国内大循环,并通过畅通的国内大循环提高国际大循环的质量和水平。保障产业循环畅通需要增强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掌控力,其关键在于补齐产业链的短板、断点和薄弱环节,同时在一些重要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全球领先优势。这既是制造强国的表现,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与要求。
第三,现代化产业体系能为制造业把握科技和产业机遇提供保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不断有新的颠覆性技术涌现,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新技术不仅能够催生新的产业,其中一些具有强大赋能作用的技术还能推动其他产业的深刻变革。工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5]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机遇,也是新的制造强国崛起的历史契机。后发国家更容易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期换道超车,既是由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取决于本国的科技基础和产业配套水平。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既有利于催生新产业,提高产业体系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也能为后发国家抓住科技和产业机遇提供更好的技术和物质保障,更有利于在制造业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新兴制造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取得领先优势。
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
202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6]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五个坚持”即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3]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尝试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从基本特征、时代特征、支撑特征三个层面来考察。
(一)基本特征
不论从历史维度的考察,还是横向的国际对比,现代化产业体系都意味着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同时需要体现对国家经济稳定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作用。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表现出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三个基本特征。
1.完整性是指一个国家拥有较为齐全的产业门类、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完善的产业配套。现代化产业体系之所以需要具备完整性特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有紧密的联系,其发展既需要来自其他很多产业的投入,该产业的产出又可作为其他很多产业的投入。只有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门类和产业链条,才能使各个产业发展具有坚实的支撑。产业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所谓落后产能、“夕阳产业”,落后的是技术、工艺、产品质量和性能,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一方面,再传统的产业也能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焕发新活力,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部分[7];另一方面,高端产业需要传统产业为其提供配套产品,传统产业也是高端产业的重要市场,对高端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技术持续创新、分工不断深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由此也会在分工深化的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门和产业链环节,从而丰富产业的构成。第三,专业化产生规模经济,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产生范围经济,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发展效率和竞争力。制造业的产品架构、生产设施属于复杂系统,需要来自众多行业的投入,建立复杂的生产网络,因此,完整性对于现代化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更加重要。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离岸外包、制造业外流,使产业链完整性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到本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2.先进性是指从纵向时间维度比较和横向国别维度比较来看,产业体系都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并且与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适应。从纵向时间维度上,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对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是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更高阶段,且仍能不断提高和改进。从横向国别维度上,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我国产业发展在整体上和关键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先进性表现在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产业链地位和产业附加值等多个方面,以及产业体系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和领先优势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决定于科技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是由重大科技创新驱动的,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使其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引领、掌控地位,且先进技术的稀缺性和高技术壁垒能使该国实现更高的附加值率和利润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领域新赛道,从而使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作为产业体系中创新最活跃的部分,制造业不仅技术水平的提升空间大,其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产业体系的先进性,而且作为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主要物质部门,先进制造业能够推动其他产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产业体系整体先进性水平的提升。
3.安全性是指一个国家的产业体系在遭遇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地缘政治、战争等冲击后,能够基本不受影响且正常运行,或者在受到冲击后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产业体系只有能够保持足够高的韧性和安全性,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和平稳增长,从而持续创造经济财富。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博弈加剧,按照产业链各环节要素需求与资源禀赋最优匹配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能力和效率优先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受到挑战,需要更加重视效率与安全的平衡,通过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同时,世纪疫情对供应链的严重影响及对国家医疗物资供应体系的冲击,进一步加速了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进程。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和产业链分工地位不断提升,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地位和领先优势形成挑战。有的国家为了维持其产业链供应链的主导权,采取“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甚至极限施压等措施,极力对我国科技和产业向高端攀升进行打压遏制。[8]由于创新活跃、技术水平高及作为众多行业关键底层投入部门的特点,制造业成为其实施打压遏制的重点领域。因此,提高制造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安全性水平,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制造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涉及的供应链链条长且链条间联系复杂,因此,提高制造业产业体系的安全性,除了要提高供应链国内外布局的多元化水平外,还要补齐产业链缺口、短板和弱项,提高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完整性,特别是要实现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在一些关键环节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二)时代特征
产业体系具有的特征是生产力发展在产业层面的表现。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变化会推动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每个时代的产业体系都会反映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并受到生态环境、发展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快速成熟和扩散,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加之各国共同努力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代特征。
1.智能化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扩展现实、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突破、成熟和产业转化,不但催生众多技术水平更优、生产效率更高的新兴产业部门,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且显著改变了产业体系的组成结构,提升了产业体系的质量水平。数字技术作为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应用广泛、影响力强,能够有效推动各个产业部门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赋能力量。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扩散及与其他产业部门的深度融合,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在产品形态、业务流程、产业业态、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9]直接影响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决定了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核心产业发展,推动数实融合,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增强产线柔性、加快响应速度、减少能耗排放、拓展增值服务,进而保持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产业体系的绿色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满足后,会对生活与工作的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发达国家历史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也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选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发展道路。在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从全球范围看,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通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共识,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生态环境约束加剧、发展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推动产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赋能技术、设备、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新产业,在提升产业绿色低碳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体系结构。制造业是能源消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最主要的部门,因此也是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领域。需要下大力气改进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工艺,开发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原料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甚至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为零。同时,作为主要的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制造业需要承担起为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所需要的新能源发电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碳捕获和碳封存设备等的重任。[10]
3.产业体系的融合化是技术进步与产业分工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不断创新、分工不断深化的历史。在早期阶段,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工序的分化和专业化企业的出现。专业化企业凭借其在知识积累上的优势,又进一步推动创新,由此形成创新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正反馈循环。专业化从事同一类生产活动的企业整体构成了不同的产业。但产业分工的细化并不意味着各个企业、产业是简单的“拼盘”关系,其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这种联系紧密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即发生产业融合。产业融合不仅发生在三次产业之间,如农业与制造业、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并形成所谓的“六次产业”,也包括细分产业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融合的进程,如信息产业内部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的3C融合,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操作技术(Operating Technology,OT)和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T)的融合。特别是随着泛在连接的通信网络的建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数实融合不断深化,物理产品成为内嵌传感器、算力、软件,并能实时连接、不断有数据形成和流通的数实融合产品。同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也在不断模糊,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制造服务化(Servitization)[11]、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Service Systems,PSS)[12]。制造业由过去生产和交付产品转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合,从一次性销售产品获得收入转向持续提供服务获得收入。并且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服务型制造的模式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程度不断深化。
(三)支撑特征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依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特定的地理空间。从生产组织上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对应的是由各个细分产业的产业生态所构成的产业生态群;从地理空间上看,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另一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产业体系建立紧密联系。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呈现生态化、集群化、全球化的特征。
1.生态化是产业持续创新和发展的组织支撑。
现代产业的产品架构、生产过程和运行支撑体系日益复杂,生产活动的开展、产业链的循环需要各种市场主体的参与、多元化要素的供给、各类基础设施的支撑及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与产品研发、生产、应用有关的大学、科研机构、原材料供应商、核心生产者、互补投入生产者、互补品生产者、中介组织、消费者等产业的各类参与者及产业发展的支撑因素、外部环境等构成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赖、复杂连接、自我修复、共同演化等特征。[13]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完善的基础设施、要素供给、人才聚集、产业链配套,能够加速技术创新及其产业转化。特别是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企业家及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能够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从而在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多方面探索的生态,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同时,各个产业依托的产业生态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一个产业需要多个产业的产出作为其投入,该产业也面向许多产业进行销售,由此形成市场主体和机构之间、产业链价值链之间错综复杂的网络化结构。与点状、线性、平面型的生产组织集合相比,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转移与复制的难度更大,从而成为产业根植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世界各国之间的产业竞争本质上是产业所处生态的竞争,能够率先建立并保持良好产业生态的国家将会在产业发展中赢得先机。制造业产品架构和生产过程复杂,其科技创新、发展和升级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加依赖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的支撑。
2.集群化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空间形态要求。
生产要素和企业向较小尺度的地理空间聚集,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深化分工合作,发挥专业化优势,打造区域品牌从而吸引客户,因此,自古以来产业发展就形成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聚集的特征。进入现代社会,知识、技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类企业、上下游企业的高度集聚能够强化知识的创新和传播,并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降低成本,促进上下游衔接和发展循环经济。在全国和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往往是依托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能够持续孕育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明星企业,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通常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机构、用户等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不再完全依靠面对面的交流,高效的信息网络和数字平台可以把更广泛地理范围内的生产相关方聚集起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高效交流,形成一种虚拟集聚现象,[14]进一步降低搜寻、签约、合作等交易成本,提高研发、设计、服务等生产活动的效率。由于物质的流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依然非常重要,因此,虚拟集聚无法替代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但是其已成为传统集群的重要补充。生产要素、企业、相关机构通过高度聚集而提高创新和生产效率,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群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典型形态和重要依托。尽管制造业呈现数字化、服务化趋势,但物质产品的生产仍然是其核心。而物质产品生产涉及供应链的组织与产品空间位置的移动、生产现场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提炼,因此,地理空间的集聚对于制造业产业体系的水平提升仍然非常关键,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有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做支撑。
3.全球化是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尽管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但全球分工与合作仍然是世界经贸关系的主流。全球化对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在某一特定产业领域的长期投入又会形成在该产业和具体产品上的专长和竞争优势。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在所有产业、每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生产设备和中间投入,才能以最高的效率或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二是拓展市场范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规模总归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产业发展的早期更是如此。通过开拓和服务全球市场,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带动本土产业规模的更快扩张。三是加速产业技术创新。新技术及其催生的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存在技术和场景的不确定性高、技术成熟度低、产品性能弱、成本高等特征,全球合作与竞争可以带动新技术新产业的人才、资金投入增加,吸引更多企业对不同的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进行探索,从而加快新技术的迭代和新产业的发展壮大。此外,应对逆全球化挑战、打破“小院高墙”遏制,需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15]全球化有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也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外在表现。制造业由于产业链长、中间产品种类繁多,因此成为全球化分工合作最紧密的部门,其制成品也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也必须利用全球化、依靠全球化。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产业需要在具体的区位落地,因此,一个地区也能够并且需要建立本地的产业体系。地方层面与国家层面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虽然以共性为主,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一个地区不需要追求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习近平总书记[16]2021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注意防范的八个误区,其中第三条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不关心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只考虑建设本地区本区域小市场、搞自己的小循环”。各地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时,无需追求产业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加入全国产业分工网络,促进国家层面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产业体系更有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安全性也是对整个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地方则需要重视产业发展的微观安全,如生产安全、网络安全,但是如果每个地方都过于追求产业发展的宏观安全(如产业链安全),则可能损害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率。
四、面向制造强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它本身也由物质、技术要素和条件所构成和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划分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体系、现代化的产业能力体系和现代化的保障条件体系三个子体系。
(一)产业结构体系
产业结构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与产业质量两个方面。制造强国的产业体系不仅需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而且要提高制造业高质量经济活动的比重,从而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
1.产业结构。
现代化产业体系由三次产业及更为细分的产业部门组成,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要求三次产业之间、三次产业内部、细分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之间在规模、产品结构等方面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7]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其中,现代化的农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农业不仅是保障国民基本温饱需求所必须,关系国家的根本安全,而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也要求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从而提供更丰富和更高质量的农业产品。同时,农业的产出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工厂农业”“农业旅游”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也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与基础。人类经济社会的运转和发展建立在物质产品的基础之上,而制造业是最主要的物质产品生产部门,是实体经济的核心。[18]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国家安全、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现代化制造业体系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当前逆全球化回潮、大国博弈加剧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制造业成为一些国家主要打压遏制的领域,保障产业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需要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现代化的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产业结构呈现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既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在人民群众物质产品需要得到满足后消费进一步升级的方向。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业态创新与融合会推动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能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各行业技术的创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形成生产与服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要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数字产业等实体经济部门深度融合。
国内生产、投资、消费与进出口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需要将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从而保障产业和经济循环的畅通。某些行业或环节的比重偏高或偏低都会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使产业、经济循环出现梗阻。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现代化的原初推动力,在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由于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或“过早去工业化”造成国民经济失衡甚至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情况。[19]在当前逆全球化抬头、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国际环境下,一些国家为了保持科技、产业领先优势和掌控力,一方面推进制造业回流、振兴制造业,另一方面加大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打压遏制力度,制造业对我国产业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凸显。我国拥有世界上种类最齐全的产业门类、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是我国制造业的优势所在。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产业门类齐全和产业链链条完整,即不缺少重要的产业门类和重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一般趋势和技术—经济条件变化对制造业比重的影响。制造业的比重会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并在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下,制造企业内部专门提供服务的部分会分拆为独立的企业,一些制造企业也会由销售产品为主转向以提供服务为主,从而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比重。因此,既要认识到制造业比重从中长期来看会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的趋势,又不能使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比重过低。从中长期来看,应将制造业与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服务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二者整体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2.产业质量。
产业结构体系不仅体现在产业之间的比重关系上,还表现在产业发展的质量即高质量经济活动的比重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物质基础是经济产出的显著增加。而实现人均GDP水平的跃升,除了需要做大产业规模外,更重要的是提高高附加值的现代化经济活动的占比。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水平,也需要在补短板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全球“不可替代性”的技术或产品,形成针对外部打压遏制的“反制力”。这些因素都要求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壮大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和培育未来产业。
首先,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在支撑增长、吸纳就业、缴纳税收、促进出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低端的产品,没有低端的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能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要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档次等措施,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20]2022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我国需要尽可能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推进产品升级消化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提升产业的资本、技术密集度,保持我国传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高技术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高技术产业是制造业中增速最快的部门之一,在我国制造业结构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与制造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水平和结构上还存在差距。高技术产业既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一些国家对我国打压遏制的重点也在高技术产业。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特别是要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增强工业“五基”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包括提升中间产品的供给能力、提高终端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强复杂产品的架构设计与集成能力。
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动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演进的,只有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不断有新的产业形成和发展壮大,才能保持产业体系的先进性、现代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突破性新技术成熟和商业化后形成的产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因此也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相近的起跑线、面临相同的高度不确定性,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战略机遇。我国需要大力推进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市场前景好、增长速度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规模,特别是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加强对产业链的掌控力,在提高产业链安全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最后,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长远发展的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不断有能够改变产业格局的颠覆性技术涌现。其中一些颠覆性技术已经成熟和商业化,催生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一些新技术处于工程化向商业化转变过程,技术、市场都非常不成熟,甚至处于摸索阶段,但是一旦迈过商业化门槛,就形成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需要对未来产业进行提前谋划布局,保证在新技术大规模产业化后能够加快形成市场优势。选择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满足人类根本需求、前景巨大、具有基础性影响的领域进行前瞻布局,通过营造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对技术创新、场景开发和市场应用的支持,加快新技术的突破及其商业转化。
(二)产业能力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所具有的内在能力的外化体现。产业循环包括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在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开拓、供应链组织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内在能力,从而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生态化、集群化、全球化等特征的实现。
1.创新能力。
创新是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依靠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其推动下科技的持续进步。产业技术涉及从科学发现、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等创新链的全过程。随着产品复杂性的提高和产业间的融合,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往往需要诸多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协同进步。创新能力既包括在既有产业、既有产品上进行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优化等增量型创新能力——这一能力依赖于企业在特定领域的长期积累,也包括在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这一能力依赖于大量科研机构、企业和创业者的探索,是新兴产业孵化培育的动力源泉。
2.生产能力。
广义的生产能力是将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方案转变为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在制造业,生产能力是将产品设计方案通过生产设施加工制造成最终产品的能力。产品只有具有竞争力才能被市场认可,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因此,生产能力不仅是要将产品生产出来,而且要将产品能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成本、性能、质量组合生产出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强调通过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在消费多元化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生产的能力日益重要,但成本、性能、质量仍是个性化定制的内在要求。生产能力既依赖于企业生产设施的规模及其技术先进性,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生产配套网络的支持,在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更离不开研究机构、企业研发部门与工厂之间紧密的合作。目前,我国制造业表现为“创新型制造”优势,即依托完善的产业配套与强大的产品工程化和制造能力,实现复杂产品设计到最终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能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工艺优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21]此外,由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数字化、绿色化特点,因此,也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化制造能力。
3.市场开拓能力。
要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产业的循环,需要在市场上将产品销售出去,从而真正实现生产活动的价值。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围绕用户需求开展,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计划需要基于准确的用户需求、市场变化趋势信息;产品销售需要销售渠道来实现,并需辅以产品和品牌宣传;产品的交付需要咨询、运输、安装、售后等服务的支持。因此,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高效的营销渠道、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对用户需求的及时响应等都成为市场开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行业领先企业还能引导市场需求的走向,塑造流行时尚,从而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取得品牌溢价带来的额外收益。
4.供应链组织能力。
在微观层面,供应链承担着企业原材料、零部件、能源、产品的运输、存储、交付功能;在宏观层面,供应链体现着生产过程中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衔接关系。对供应链高效的组织和关键环节的把控,不但意味着某个企业或某个产业处于优势市场地位,可以在价值增值中获得更大份额,也能降低发生生产投入供应不足或产品交付不及时问题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强化供应链的组织能力和本国企业对供应链的掌控力,以保障产业链安全。
(三)支撑条件体系
产业能力根植于承担生产活动的企业、中介机构、平台等组织,深入融于这些生产组织内的惯例、专利、商业秘密、员工等之中,也会受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要素条件、生产空间、制度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要素供给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产业生态体系、空间承载体系、制度政策体系作为支撑。
1.基础设施体系既包括传统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供水、电力、供热、燃气、污水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电话、网络、广电等通信基础设施,还包括卫星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通信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PaaS、SaaS等数字服务基础设施,以各种互联网应用平台为代表的商业应用基础设施及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22]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2.要素供给体系既包括生态资源、能源、矿产、土地、劳动、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还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以及数字经济时代日益重要的数据要素。构建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需要保障绿色能源、战略矿产资源、土地空间、高素质劳动力的充裕供给。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占比,需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风险投资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作用。要通过加强对创新的投入、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技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供给,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让数据要素发挥更重要的赋能作用。
3.创新生态体系既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及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构成的基础科学研究体系,也包括依托企业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制造业创新中心、未来产业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化虚拟社群为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技术交流、分享创新成果的平台,因此,众创平台、开源社区等新兴组织模式在创新生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政产学研金用的协同,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紧密协作。从创新主体看,不同规模、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具有各自优势,其中科技型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高度不确定性的优势,因此需要通过提供创业空间、开放公共研发资源、提供研发经费支持、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等措施,使科技型创新创业更加活跃。
4.产业生态体系主要由各个产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所构成,各个产业的产业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网状的产业生态体系。产业生态体系中各种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优势,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共同推动产业体系的演进和产业的发展。行业龙头企业、链长企业和全球价值链链主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硬科技初创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平台和数字化应用开发企业、各种生产性服务企业等构成多层级、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支撑、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制造生态系统。
5.空间承载体系是产业运行、企业经营所处各种地理空间的总和,包括从厂房、楼宇、园区到集群的不同层次的生产经营载体。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上进行,包括生产设备的布置、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储存、劳动力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主要以厂房、楼宇、矿山、码头等形态存在。但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独立的个人由于掌握了计算机、3D打印机、云端算力等生产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企业生产空间的依附,而在更灵活的空间参与生产活动。为促进生产企业的集中从而发挥聚集效应、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同一类型的企业往往会向专业化产业园区集中。在比产业园区更大空间尺度但地理上仍相对临近的空间上,同类或具有产业链关联的企业聚集就构成了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功能完善、配套齐全、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园区作为支撑。
6.制度政策体系是产业体系所处制度环境与各种体制机制、政策的总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制造强国需要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相适应、符合各阶段产业发展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如,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新兴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秉承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推动沙盒监管模式的应用,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不适应实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构建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韧性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相适应的创新、投资、进出口、消费、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产业政策体系。
五、研究展望
新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制造业是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也要求进一步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制造业的强大,高水平的产业体系也为制造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支撑。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制造大国、商品出口大国,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但在人均GDP水平、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制造业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产业链掌控力、价值链地位、产业附加价值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国际形势下,制造业产业链的安全受到巨大挑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建设制造强国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顶层设计上需要将其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坚持系统观和全局观,重视产业发展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坚持效率与安全并重、国内与国际协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深化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范围的资源和要素,在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激发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组织、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创业积极性,全国上下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大力推进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生态化、集群化、全球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早日建成制造强国,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工业稳增长:国际经验、现实挑战与政策导向[J].中国工业经济,2022(2):5-26.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EB/OL].[2023-05-05].新华社,https://news.cctv.com/2023/05/05/ARTIP2KyEn19t3awdpO94JNT230505.shtml.
[4]高培勇,杜创,刘霞辉,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J].经济研究,2019(4):4-17.
[5]金壮龙.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J].求是,2023(4):37-41.
[6]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2-01].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01/content_5739555.htm.
[7]本报调研组.“避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误区”问题探析④:不应简单退出[N].经济日报,2023-08-12.
[8]韩文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N].人民日报,2023-06-01.
[9]李晓华.“新经济”与产业的颠覆性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18(3):3-13.
[10]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23(3):5-19.
[11]Vandermerwe S,Rada J.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4):314-324.
[12]Goedkoop M J,Van Halen C J,Te Riele H R,et al.Product Service Systems,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asics[EB/OL].[2023-06-01].https://pre-sustainability.com/legacy/download/Product_Service_Systems_main_report.pdf.
[13]李晓华,刘峰.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3(3):20-32.
[14]王如玉,梁琦,李广乾.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J].管理世界,2018(2):13-21.
[15]本报调研组.“避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误区”问题探析⑤:切莫闭门造车[N].经济日报,2023-08-13.
[16]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4-18.
[17]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N].人民日报,2023-04-14.
[18]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9):5-24.
[19]魏后凯,王颂吉.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现象剖析与理论反思[J].中国工业经济,2019(1):5-22.
[20]习近平.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J].求是,2023(4):4-9.
[21]Nahm J,Steinfeld E S.The Role of Innovative Manufacturing in High-Tech Product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Sector[M].Locke R M,Wellhausen R L.Production in the Innovation Economy.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14.
[22]李晓华.面向智慧社会的“新基建”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20(5):34-48.
李晓华.面向制造强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与构成[J].经济纵横,2023,(11):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