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工业经济研究所成功举办智库专题论坛

2021年09月27日来源:IIE    作者:孙天阳 张爱萍

为进一步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2021年9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办了智库专题论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转化。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曲永义研究员出席论坛致开幕辞,并做论坛总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柳学信教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铁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倪红福研究员4位专家先后发表主旨演讲,所内外近70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杨丹辉研究员主持论坛。

 

 

曲永义书记在论坛开幕致辞中指出,如何从理论上准确、深入地分析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而形成全面、可行的对策建议,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任务。工业经济研究所作为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专业队”和“国家队”,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必须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转化的深度融合。既推出更多对政策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优秀成果,更加“充分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又要立足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伟大实践,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性、制度性、长期性问题,勇于创新,着力推动应用对策研究实现理论升华。这既是对谢伏瞻院长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也是我所产业经济研究工作的新方向和新要求。

高国力所长指出,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格局下更好发挥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要重点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造业的比重问题。过早去工业化不仅与我国实际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符合,也会降低国家抵抗全球金融风险能力,应在2035年以前保持合理的制造业比重。二是制造业的结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提高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制造业的布局问题。经济布局要合理化,实现国家大布局与区域小布局的有机结合。四是制造业的生态约束问题。不同省份能源结构、制造业类型差异很大,要兼顾公平性和可行性,因地制宜制定制造业升级转型方案。五是制造业的创新问题。要构建集教育、研发和应用为一体的制造业创新闭环。

柳学信院长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党组参与国有企业管理的实践看,理论是滞后于实践的。党组参与国有企业管理的实践很成功,但是西方已有理论中很难能够找到一个理论能够指导和解释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在企业和政府关系方面,政商的合作能解释部分,但每个民营企业都有自己鲜活的故事,也不是西方理论能够解释。正确认识国家行政力量参与微观企业治理问题,必须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来实现。

吕铁研究员强调,要做不一样的有用的研究。将研究链条分为理论、应用和政策三部分后,可以发现,不同智库在研究链条中的定位不同,但各自都能抓住定位在服务国家的大局上实现统一。“做不一样的有用的研究”就是既要明确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定位不同,又要充分发挥在应用研究方面的传统优势。吕铁研究员还指出,应用研究要与特定语境相结合。将一般经济学理论推广到行业研究中要关注特殊性,比如运输经济研究就要对时间、空间和人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再比如,新举国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任务体制而不是经济体制,不否定市场是资源配置决定性力量,同时肯定了解决“卡脖子”问题中的任务型攻关特殊发展模式。

倪红福研究员指出,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单一的GDP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产业经济情况,国际贸易中的海关重复统计和中间品流动现象都会对制造业研究产生偏差。做好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必须要从产业结构入手。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问题,核心在于制造业结构升级转型,因而选择性的产业政策也许难以避免。

吕铁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邓洲副研究员、杨丹辉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副主任渠慎宁副研究员分别对4位专家的演讲进行了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