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对标一流企业 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2022年02月08日来源:《现代国企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时杰

当前国有企业发展势头更加稳健,国有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迈向新台阶。在国有企业三年改革方案的指引下,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大公司,有针对性地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外部竞争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2021年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发展势头稳健,国有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迈向新台阶。

国有企业稳健发展四组数据

2021年,国有企业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些成就从以下四组关键数据可以一窥端倪:

从我国国有企业运营指标看:2021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54143.1亿元,同比增长27.7%,两年平均增长9.6%(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其中中央企业199311.2亿元,同比增长25.4%,两年平均增长8.0%;地方国有企业154831.9亿元,同比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11.8%。利润总额。2021年1-6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3883.1亿元,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4.6%。其中中央企业15865.8亿元,同比增长1.0倍,两年平均增长14.2%;地方国有企业8017.3亿元,同比增长1.5倍,两年平均增长15.4%。从数据可以看出来,国有企业的运营指标和利润的增长率大大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说明我国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战略性的支撑作用。

从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关键指标看:2021年6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67.0%,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62.6%,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率下降和负债结构的改善,为系统性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负债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我国国有企业与我国工业的规模关系看: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体系完备,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从我国国有企业上半年的运营指标和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两个数值对应不难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在我国工业规模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尤其是近5年以来,国有企业的主要投资聚焦于制造业和制造业相关的高端服务业,这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规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国有企业推动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的质量效益角度看: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万米海沟成功探底,刷新我国深空深海探测新纪录。“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创了我国自主独立全球卫星导航的新纪元。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新跨越。大国重器亮点纷呈,首艘国产航母列装,C919大型客机试飞,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峡垂直升船机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矿山装备研制成功,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大型成套装备,小的来讲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都跻身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根据上述最新数据和所列出来的各种技术创新的突破点来看,当前大多数技术创新是由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目标70%预定任务完成,国有企业所取得的成绩,为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有企业对标先进企业的七大优势

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进程虽有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全球竞争,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需要因势利导,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对标先进企业,在创新中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走做强做优做大可持续发展道路,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先进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有八大优势:

国有企业的市场优势。国有企业的市场优势首先体现为我国国有企业立足于国内市场的优势,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业务聚焦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关键行业,作为一个市场潜力不断得到提升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走向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也不断地增加,例如以最基础的衡量居民生活质量标准的用电量而言,2019年前8个月,中国居民平均用电量约为498度电,人均每月用电量就约为62度电——而美国居民人均每月用电量高达371度,是中国人均的6倍,仅仅从用电量上而言我国电力市场的规模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长期看,正是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

国有企业的产业优势。我国国有企业的产业优势主要聚焦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和先进服务业,从前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首先看这个国家制造业的门类是否齐全,产业链是否完整,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制造业时,无论是在军事工业,基础工业,还是在装备制造业以及信息产业,上天入地,甚至包括日常的粮食产业,我国的国有企业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产业优势,并且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和安全可靠的产业链。

国有企业的区域优势。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相对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由于区域间的资源禀赋优势不一样,往往会出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很难用市场的方法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以来,很多工业化国家出现了工业地带的现象,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依靠市场化的办法不太容易解决,纠正市场失灵,平衡区域间的工业发展离不开国有企业的战略支撑作用,例如困扰我国多年的春运问题,根本原因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打工潮,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建成,尤其是推进中铁集团的改革,不仅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春运问题,也使得通过高速铁路网连接起来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优势逐渐得到体现。

国有企业的组织优势。现代企业中,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是大企业病,就是当企业的发展到了一定规模,随着企业管理层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推进,企业的组织往往规模非常庞大,导致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下降,虽然有资本市场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机制对职业经理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但由于企业组织的信息的复杂性,大企业病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这些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国有企业独特组织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应该说对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国有企业的政策支撑优势。面对着国内外复杂的竞争局面,我国的国有企业具有明显的政策支撑优势,最典型的是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不仅可以有效地贯彻我国政府的战略决策,也能够在战略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我国的中土集团在2015年以来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4个工业园,不仅提升了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的产能合作,也成功地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土集团在海外业务发展中也不断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与中国在海外首条全产业链铁路—亚吉铁路在产业上密切配合,搭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全产业链平台,确立了以设计咨询为引领、工程承包为主业、资产投资管理为亮点、交通运营为压轴的业务格局,全力提升投建营一体化实施能力,努力为业主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这是我国国有企业产业链合作出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成为具有典范级的成功案例。

国有企业的技术优势。三十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在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是工业互联网,从全球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当工业发展高速成长的国家,才具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而这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是我国国有企业技术优势的源泉所在。

国有企业的人才优势。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宽阔,国有企业对于社会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国有企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人才储备的数量大大增强,而且随着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和管理环境的改善,用人成才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以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为例,2017年,公司在岗员工261333人,其中管理人才57614人,占22.05%;专业技术人才122315人,占46.80%;技能人才81404人,占31.15%。研究生9299人,占3.56%,大学本科127730人,占48.88%,大学专科55981人,占21.42%,中专22645人,占8.66%,高中及以下45678人,占17.48%。35岁及以下142771人,占54.63%36-40岁32269人,占12.35%41-45岁30686人,占11.74%。从该公司的员工结构可以看出来,公司的人才以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为主,年轻人才为主,这样的人才结构对于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显现出人才优势。

国有企业的管理优势。管资本管人还是管业务?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大难问题,随着这些年以来国有企业管理关系的理顺,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推进,以管资本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国有资本管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国有企业业务管理三者的管理冲突日益减少,三者的管理协调日益增加,尤其是信息化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困难,随着国有企业层级的减少,国有企业的管理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显现,为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先进企业,从管理要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有企业对标发展处理的七个关系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对标发展,既要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大环境实际情况出发,又要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进行布局,也要借鉴大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具体而言,在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市场拓展与培育关系问题。当前的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往往具有行业或者区域性垄断特点,在国内市场上,市场的垄断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会导致竞争不足,活力不够,运营效率低下,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怎么样处理国有企业在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拓展与培育有效市场需求与提升供给质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推动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推动产业升级是发挥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间战略支撑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国有企业承担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仅需要质的提升,也需要量的扩张,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发展的广度仍旧有很大空间,例如以产能过剩的粗钢行业为例,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粗钢产量出现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但仍旧有发展的空间,例如在建筑行业,我国钢铁的在建筑中的使用量仍旧远远不足结构也不甚合理,现阶段我国建筑用钢的主导产品为钢筋混凝土用普通带肋钢筋、线材等长材产品,占建筑用钢总量90%以上。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带肋钢筋、线材等品种份额较小,钢结构建筑用钢占多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2019年粗钢产量约9.96万吨。全国钢结构产能2019年达到7671万吨,占全国粗钢产能比例约7.4%。这种粗钢的使用量和使用结构不仅导致了资源能源的浪费,也导致了建筑效率的不高,以及我国民用建筑强度不够,从这点上而言,我国的粗钢仍旧具有很广泛的市场潜力。产业升级只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既包括量的扩张也包括质的提升,两者在我国不可偏废。

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平衡方面怎么处理产业链与GDP考量的关系。在与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既着重于产业链的完整和供应链安全考虑,也要以地方的GDP为考量标准,既要充分利用我国地区间不同的资源禀赋的优势,也要打造区域间进行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产业平台,以免出现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为了短期业绩而大干快上,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的项目经济和项目发展。

处理好现代企业的扁平化组织架构与国有企业多元化领导之间的关系。受制于历史因素以及当前的管理模式,我国的国有企业目前的管理架构是一种多元化的领导架构,但在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随着业务的发展,产业的布局,以及区域市场的开拓,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在管理中应用的深入,对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去中心扁平化的发展架构要求越来越迫切,怎么样处理好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与不断改善组织架构两者的关系,成为国有企业下一步对标发展的重要问题。

国有企业的政策支撑与执行力提升的关系。当前面临着新发展阶段和环境,国有企业无疑要提升对于国家政策支撑,也要提升贯彻大政方针的政策执行力,怎么样理解政策,兼顾政策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兼顾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政策要求之间的关系,成为下一步国有企业对标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关系。

国有企业的技术提升与全面技术赶超的关系。在当前的技术条件环境下,国有企业既面临着技术创新技术提升的机遇,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就核心技术而言,例如芯片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短期之内提升的空间有限,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目标以及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实现全面的技术赶超,从点的突破到线的拉动,一直到面的提升,与系统的改进,四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国有企业在下一步的改革进程中进一步理顺。

国有企业人才合理化关系。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的人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急需处理的关系,例如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建设问题仍就处于改革和探索之中,国有企业人才整体的年龄结构仍旧有待理顺,从发现人才团队、使用人才团队到培养人才团队,往往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因此在国际先进企业人才团队年龄特点往往是老中青相结合,另外在国有企业的人才建设中,往往出现注重技术人才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人才的培养等,这些是目前国有企业人才在对标建设中人才管理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国有企业管理目标选择与国有企业发展分类的关系。面对着不同的竞争环境,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应该实施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条件下国有企业发展目标应该选择不同的目标,例如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提供准公共服务类的国有企业,如供水集团供电网络等等应该着重实行成本管理目标,而由此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如果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国有企业,那么更多的应该考虑的是利润创造管理目标,是市场份额与利润水平的提升,提升内部的管理效率,如果是面向技术突破的国有企业,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方向,管理目标应该列入以价值管理作为目标。在不同的管理目标条件下,应该进行分类的指导,甚至在国有企业不同的管理层级和分部门之内,这样国有企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依据。

对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对策

国有企业对标发展,面临着具体的发展阶段和环境,确定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应根据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综合施策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从当前内外环境上来看,无论是金融、贸易、技术以及市场环境,都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依据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根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特点,应该选择不同的路径,创新的发展思路,对标国际先进企业,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质量和竞争实力。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创新作为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主要动力。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工具,尤其是在价格信号的作用下,应该成为下一步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是面临着以国内大循环建设为目标的国内市场拓展,国有企业更加应该通过创新,拓展市场的范围和广度、深度,既要规模经济也要范围经济。例如在我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铁网络,具有了规模经济的特点,这为高铁网络实现范围经济打下坚实基础。未来的发展阶段,以我国的高铁网络为依托,采用做大蛋糕的发展思路,成为很多新兴行业的孵化器,打造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充分提升我国高铁网络的范围经济规模与结构。

不断提升我国工业化的质量应该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使命。对标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先进企业发展方向,推动“两化”进程走向“两业”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国有企业下一步对标发展的历史使命。传统三个产业的划分,是在信息革命出现之前的传统的产业发展划分。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发达国家服务业有“两个70%”的特征,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70%,当前国有企业已经实现了集团化运营,产业融合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基础,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对标国际先进企业,积极推动的两化融合走向两业融合,也就是推动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方面很多国有企业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不断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区域布局为对标发展打造新舞台。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我国不同的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国有企业业务的区域布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要利用国有企业的优势业务与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的资源禀赋相结合,打造完整产业链与可靠可控供应链,对标发展过程中,为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支撑、不断提升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组织是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企业组织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传统的金字塔式走向去中心网络化。国际先进企业组织管理正在向网络化立体组织方向演进。国有企业在下一步的对标发展中,根据自己国有企业的历史经验和发展特点,以及相应业务的要求,管理上的模式,推动国有企业的组织走向网络化多节点,充分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断优化针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是推动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有力支撑。面临错综复杂的发展局面,国有企业对标发展越来越需要相应的支撑政策的支撑,尤其在国有企业走向海外,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过程中,需要在金融、产业、商务各种政策协调一致,不断优化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国有企业更加有力地贯彻我国相应的政策,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执行国家发展战略。

更加注重技术进步体系的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企业的技术特点,已经不简单地是某项特殊技术的进步,而是一个技术体系进步和竞争。这个体系既包括研发过程,也包括一个专利设计过程,甚至还包括一个市场化研究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技术点、线、面到系统进步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体系的建设,关注于技术突破点和一些关键技术,国际合作和引进以及消化吸收,而不仅仅强调原创技术,积极协调技术发展与市场开拓之间的关系。

优化国有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培育优化人才团队是推动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有力保障。对标国际先进企业,人才团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纵观国际大企业的发展,人才需求从能人建设,人才管理,团队建设到人才文化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人才管理处于第三个发展阶段,今后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构建更加合理的人才团队、不断在改革中培育人才团队,注重人才团队体系建设,尤其是推动建设职业经理人团队,创造良好的国有企业人才团队文化,为有力支撑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大公司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团队基础。

分类实施不同的管理目标是推动国有企业对标发展的重要尺度。我国国有企业从事的行业庞杂,业务广泛,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公益类和市场类。推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对标不同类型的管理目标,例如成本管理型,利润创造型以及价值研发型,形成完整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标杆,更加有针对性地推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行不同的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一些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引下,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对标国际大公司,有针对性地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外部竞争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时杰.对标一流企业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J].现代国企研究,2021,(12):14-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