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自6月10日起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完善价格机制。这次天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与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相衔接。同时,本次居民用气价格理顺后,对城乡低收入群体和北方地区农村“煤改气”家庭等给予适当补贴。
所谓门站价格,是指国产陆上或进口管道天然气供应商与下游购买方在天然气所有权交接点的价格,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天然气批发价格。此次门站价格理顺后,门站环节不再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用气价格。
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一直按照重要性原则,采用分步推进的方式稳步进行。天然气从使用量上看,非居民用气使用80%,居民用气使用量20%。近年来价格改革主要侧重于非居民用气,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自2010年以来一直未作调整,目前,居民用气价格水平低于非居民用气水平。这种一定程度的价格双轨制,导致供气的门站有套利的可能,从而对保障居民用气产生不利影响。
此次天然气价格改革重点就是解决居民用气与非居民用气价格一致的问题,让价格发挥信号作用,价格机制在天然气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次天然气价格改革虽然在数量上看只是我国能源价格改革一小步,但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言,却是一大步。
气改完善天然气需求价格层次
能源作为基础产业,具有需求的单一性和供给的多样性。而能源的供给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源供给总量和结构的问题逐渐突出。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煤炭和水力是两大主要能源来源。作为北方的主要能源,尤其是在冬季采暖季,煤炭的使用使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打响蓝天保卫战,治理空气污染成为我国当前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量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重要环节。
目前,海上气、液化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以及直供用户用气、储气设施购销气和进入交易中心公开交易的天然气价格已完全由市场形成,其余非居民用气价格也基本理顺,建立了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上浮20%、下浮不限的弹性价格机制。上述气量合计已占国内消费总量的80%以上。居民用气方面,这次天然气价格改革统一了市场价格。就需求端而言,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基本就位。依照不同需求形成多层次、有浮动的价格体系,将为我国天然气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气改推动天然气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制约我国天然气产业的两大瓶颈,分别是供应量保证机制和国际天然气定价机制。由于国际天然气供应市场上寡头垄断,导致在天然气供给侧中,保证天然气的数量比保证天然气的价格重要。
就天然气资源总量而言,我国天然气储量越来越不能满足本国需要。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7年已经接近40%。根据有关预测,2030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预计会达到3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高达55%。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天然气合同往往是长期合同,天然气的即期价格并不足以刺激天然气生产国短期供应量的上升。因此,对我国的天然气产业而言,需要更加注重天然气供应量的保证机制建设,这也是我国天然气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以北京为例,去年政府加大力度推动煤改气政策,使得天然气需求量大增。但我国最大的海外气源供给端——“中亚天然气管道”,由于供应国的原因,导致日供应量比计划低4000万立方米左右,直接导致我国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这充分暴露出我国的天然气生产、供应、储备和销售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产业短板。
保障天然气供应 需建立长效储备机制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截至目前,我国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3%,国际平均水平为12-15%。储气设施的投资不足仍是制约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瓶颈。
事实上,在天然气供应市场上,可靠的长期合同、足够战略储备、完备的管道运输体系,是保证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三个关键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天然气成本中主要固定成本部分,也是建立天然气多层级需求价格的原因所在。
不过,在国际市场上,天然气供应长期合同中总会有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因素。因此,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能源进口大国,都投资建设了大型装置,以足够的能源战略储备,来应对在长期合同中产生的风险。此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液化天然气(LNG)在英美两国开始由工厂的尝试转向成熟。随着LNG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及远洋运输成为可能,1969年,日本建立了首个LNG接收站。
上述发达国家这方面成熟的经验,值得我国依赖海外天然气进口的南方各省,在建设相应储备设施时充分借鉴。同时,因前些年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低迷,相应的天然气储备投资没有快速抓住时机跟进的教训,也需要吸取。
具体而言,解决天然气供应储备的短板,首先完善法规体制,根据我国南北天然气供应的不同特点做好规划。其次,根据我国南北天然气供应差异,天然气储备装置及设计要考虑地域特点,包括地质特点、城市特点,海岸线、海水水质及水温等。同时,由于我国能源供应结构层次比较齐全,存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水电等资源的多层次互补,因此,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布点要符合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基于天然气储备设施兼具收益性和风险性,在投资中应该引入银行和保险资金的介入和管理,改变纯国有管理的单一风险承担的方式,形成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正向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