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顺风车才是共享经济的本质,不应一杆子打死

2018年08月31日来源:产经快评    作者:goblue

825日,一名女孩在从乐清去永嘉的路上,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这是继55日一名21岁空姐在郑州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后的第二起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恶性案件。人们在惋惜、后怕、愤怒的同时,将矛头指向顺风车的平台拥有者滴滴出行,指责滴滴在三个月前的恶性案件发生后整改不力,客服冷漠、推诿,未能认真对待并及时处理乘车女孩朋友的求助,滴滴成为行业垄断者后的种种恶行也被再一次扒出……针对舆论批评,滴滴道歉并发表声明,处理分管高管(顺风车实业部总经理和客服副总裁)、下线顺风车业务,承诺对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的赔偿。

网约车出现之初,网约车平台为了争夺用户,大打价格战、疯狂发补贴,乘客享受了一段打车容易又便宜的日子,那也是一段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轻松获得大量补贴奖励的美好时光。但资本家毕竟不是慈善家,当滴滴先后收购快的、优步中国从而成为国内网约车行业的绝对领跑者后,它就露出赚钱猛兽的本来面目,对内尽可能压缩成本(如客服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对投诉和恶性案件处理不及时),对外制定对司机的高比例抽成,忙时高倍加价,对乘客实施价格歧视(杀熟)、乘客出租车订单优先导流到可以抽成的专车快车、顺风车开通社交功能(可以向司机显示乘客的个人信息及其他司机的评价——其中不乏恶意、下流评价)等等。滴滴一夜之间从成立之初那个便利出行的活雷锋成为千夫所指的坏分子。

 

不可否认,滴滴对金钱的过度追求、不适宜的社交化、整改不力、客服人员投入不足、对报警处理冷漠是接连造成两起凶案的重要原因,滴滴的道歉也未能获得舆论的认可和谅解,但是如果因此彻底否定顺风车则又矫枉过正。

首先,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网约车中的顺风车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上下班、出门办事等场景下开私家车出行,常常是一辆车中只有司机一人,多个乘坐空间被闲置。与此同时,相同或相近出行方向的人又需要打车或自己开车,不但花费高,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费、增加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城市交通拥堵。顺风车以较低的价格向有相似出行需求的人提供运输服务,既能减少乘客的打车支出,又能决减少汽车的使用,顺风车司机也能获得一定的出行补贴,是一种绿色出行的方式。减少城市拥堵和绿色出行的特征是政府支持网约车发展的前提,如果只是解决打车难问题,完全可以增加出租车牌照的方式加以解决。相比之下,专车、快车等所谓的共享经济,本质上是基于互联网的分时租赁,车辆是运营车辆,司机以此为生,并不具备闲置资源再利用的特征,是一种伪共享经济,而且传统汽车出行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都有专车、快车的份。因此,如果只保留专车、快车而彻底否定顺风车,就成为舍本求末的共享出行。

其次,刑事案件并非顺风车所独有。传统的出租车发生过刑事案件,专车、快车虽未见杀人案件报道,但性侵、抢劫等刑事案件却多有报道。网约车平台对顺风车司机的资质也要进行审核,两起凶杀案发生在顺风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之所以是在滴滴平台接连发生恶性案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滴滴一度赋予顺风车社交功能,部分内心猥琐的顺风车司机对女乘客的身材、长相进行评头论足,给后面心怀不轨的顺风车司机可乘之机、助长了犯罪倾向。二是滴滴占有网约车市场超过90%的份额,如此庞大的体量存在变态或潜在作案动机司机的概率更大。

第三,社会的运作是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之上的。政府部门或立法机构通常会根据是否能够给社会带来足够大的净收益来决定一件事物、一项政策存在的合理性。例如,尽管美国枪击案频发,甚至不时出现十人以上枪击身亡的惨案,但美国民众并不愿放弃持枪权。同样,作为一种新事物的无人驾驶汽车也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交通事故乃至人员伤亡,并且存在无关人员被卷入的“电车难题”,但只要无人驾驶汽车造成的交通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汽车就会被允许上路。网约车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政府机构、消费者在成本、收益之间有意、无意做出的权衡。网约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打车贵(主要是顺风车)问题的同时,也存在造成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事故增加、乘客人身安全受到侵犯等问题的可能性。如果禁止顺风车或网约车,与网约车相伴的这些问题会消失,但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又会出现。在北京交管部门出台“京人京车”的网约车新政后,合规的网约车大幅度减少,供给量下降,造成打车难度增加。取消顺风车,广大市民需要承担打车难、付费多的成本。也许时过境迁,这又会成为新的社会话题和舆论焦点。

 

如果顺风车存在,应该怎样整改?

首先,对于滴滴等网约车企业来说,必须将乘客的利益特别是乘客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为降低成本,用自动语音或人工智能客服把乘客少来绕去;不能因为降低成本,使客服人员疲于应付,无法专心应对特别重要的呼入。对于乘客利益的保护,滴滴必须在发展战略和内部管理制度上做出改变,比如,杜绝可能增加乘车人风险的改变(如顺风车的社交功能),增加人工客服数量,对于乘客面临人身危险的情况安排专人全程跟踪。

第二,打通网约车平台与社会机构之间的数据联系。网约车平台承担着审核司机资格的责任,但是由于各个部门、企业间的数据没有打通,政府向企业提供数据也存在法律障碍,网约车平台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全面评估司机的情况。据报道,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中的司机钟某此前没有犯罪记录,但在历史上有过多次贷款逾期记录,曾在各类合计51家机构借款。没有犯罪记录滴滴做过核实,但借款记录不知道滴滴是否获得了这类信息。在当前各类机构间数据共享存在障碍的阶段,可以由政府交管部门成立司机资质审核平台,集中公安、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各类数据,评估审核网约车平台向该机构提交的司机信息。

第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保护乘客利益。对于网约车平台,应及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对乘客的评价、投诉进行处理,将问题司机进行重点关注甚至取消网约车司机资格。在夜间用车或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乘客,在系统规划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最优路线后,利用乘客和司机的手机GPS信号实时定位,一旦出现车辆远离预定规划路线的情况,向乘客电话确认是否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情况严重的可以自动连接到公安报警系统。在乘客允许的情况下,启用用车全程录像并随时上传系统平台的措施。对于政府监管和执法部门,烟台公安局提供了可以学习的方案。烟台公安部门首创“直播互动式报警”(俗称“视频报警”),在乘客安全受到威胁时,打开警方APP,点击一键报警,手机屏幕出现在线的警察,公安局后台系统进行实时录像,乘客向警察陈述受到的威胁,警察对司机发出警告,比如“这里是xx公安局指挥中心,这位司机,请立即更正线路,警方已经掌握了所在的位置”,对司机产生震慑,打消其作案念头。在情况紧急时,公安部门还能够快速定位,及时部署警力制止犯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