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循序渐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017年03月22日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3月20日07版    作者:金碚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同时各地各行业经济走势日益分化。这表明,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向更高水平跃升,经济增速相应地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在经历全方位的转型升级,这一过程非常艰巨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逐步深入推进。

经济转型升级首先表现为技术进步形态的转型。经过多年快速工业化,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能规模和齐全的产业门类,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产业配套能力、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应看到,这种传统工业化主要采取的是低成本替代策略,以模仿创新的方式快速摘取产业技术“低垂的果实”,向各产业领域的开阔地推进。目前,面对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局面,必须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努力攀向各产业的制高点,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这是产业技术变迁的一次巨大跨越,既要实现累积性技术进步,更要实现开拓性技术进步。特别是在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信息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我国有望在新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技术进步形态的转型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全面摘取产业技术“高悬的果实”,二是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的崭新领域。值得指出的是,这一过程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加上目前我国劳动人口正处于代际更迭中,需要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同时妥善应对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问题。

企业家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领军者和组织者。无论是技术进步形态转型还是劳动力结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企业家行为的引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发挥了积极有效、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应看到,很多企业家更注重技术模仿和产能扩张,存在急于求成心理。一些企业稍有盈余就倾向于搞“资本运营”,一些企业家过快转向从事投资活动,也有一些企业家将获取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作为快速获利的方式。更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家将更多资源要素投入创新创业活动,把精力主要放在技术进步、质量提升和发展实体经济上。

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过细,如直接安排投资项目、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提供差异性补贴等。其本意是为了缩短市场调节的时滞、减少市场失灵,但也容易给市场主体发出错误信号,甚至破坏正常的激励机制。同时还使一些市场主体对政府产生依赖,希望政府能“指条道、帮一把”“扶上马、送一程”。有鉴于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着力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应通过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形成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让真正的自主创新行为获得合理回报。当前,应最大限度减少自主创新活动的制度成本,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经济转型升级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欲速则不达。只有在稳增长、稳金融、稳预期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深耕实业、久久为功,才能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稳步迈进。

网站编发/王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