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中国能源发展“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研讨会暨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前沿报告(2021)》线上发布会(第三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化研究院、东方证券、深圳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能源蓝皮书主编史丹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研究员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符冠云副研究员、中化研究院能源创新与战略部王海滨研究员、东方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卢日鑫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冯永晟副研究员、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马丽梅女士分别以“我国‘十四五’时期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展望”、“中国能源安全展望”、“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十三五’发展回顾与‘十四五’展望”、“‘十四五’能源体制改革研究”和“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治理及格局的影响研究”为题进行专题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研究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宏先生等3位嘉宾,分别进行点评发言。最后,史丹所长进行了会议总结。
【主持】
史丹所长主持本次研讨会,她介绍了与会领导与专家,并对与会领导与嘉宾对本次研讨会给与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主持会议
【致辞】
曲永义书记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同仁们,对史丹所长领衔主编的能源蓝皮书的出版和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能源事业的发展和能源安全的保障,今年3月份,国家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政策文件,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和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总体蓝图、指明了行动纲领。在这一背景下,出版发布能源蓝皮书,从学术和行业双视角总结回顾我国“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研判“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趋势与重点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史丹所长是我国资深的能源问题研究专家,此次她组织协调能源智库联盟各单位编撰首部能源蓝皮书,对能源细分行业、能源发展动态、能源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体现了她的大局意识和学术担当。近年来,工经所和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持续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成果,在能源及经济领域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另外,给上级部门递送了大量的政策建议,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系列肯定性批示,充分发挥了高端智库服务国家建设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他进一步指出,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要抓住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战略发展机遇,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着力增强能源安全,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安全高质量的能源保障。希望能源智库联盟的其他单位、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继续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共同为能源问题研究和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一起为社会提供更多像能源蓝皮书这样高质量的成果。
图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研究员致辞
【专题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符冠云副研究员从“十三五”我国能效进展、“十四五”我国节能提效重点任务与政策建议三个方面作报告,他指出,“十三五”时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没有完成能耗强度降低15%的约束性目标,取得的节能成效包括: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节能提效贡献全球领先;从源头大幅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负荷,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明显成效;促进能源效率水平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技术由追赶型向引领型加快跨越;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重点耗能行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显著提升;推动现代高效能源服务不断普及,促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带动节能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功能。同时,还存在对节能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节能提效重点任务主要是要实施六大行动,即:重点用能领域能效赶超行动、产业园区系统节能行动、5G和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能效提升行动、公转铁与公转水推行行动、共享出行电气化高效发展行动、产城高效融合发展示范建设行动。为此,需要:健全经济激励政策,强化重点领域节能挖潜改造,带动绿色投资和消费增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提高新建产能环保标准;加强政策协同,充分发挥已有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加强统计监测与预测预警,完善区域差别化政策措施,提升节能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节能提效基础能力建设,有效发挥行政手段作用。
图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符冠云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化研究院能源创新与战略部王海滨研究员围绕“十四五”关键期中国的能源安全风险应对作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和政策建议。他指出,立足现实,是坚持做好中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处理能源安全问题、能源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等能源问题时,要尊重客观现实,秉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安全观。结合俄乌战争引发能源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他认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合理途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另一方面应该继续推进化石能源内部低碳化等革新。在低碳发展方面,传统的能源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同时,还存在一些新的安全风险,包括:新能源电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的冲击;能源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攻击风险;能源金属的供应保障挑战。为此,在“十四五”时期应该应对好传统的能源安全威胁,尤其是油气进口和供应的安全威胁;积极为中国能源体系的低碳化做准备,构建强健的电网体系,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重视资源风险和技术风险;努力增强中国能源行业的韧性。
图4 中化研究院能源创新与战略部王海滨研究员作报告
东方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卢日鑫先生从“十三五”发展回顾和“十四五”发展展望两个方面作报告。他指出,“十三五”时期,光伏和陆上风电进入了平价时代,光伏行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补贴退坡加速平价;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已经具有市场竞争力;产业高速发展,市场供给遍布全球。但是,大规模消纳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亟待解决方案。风电行业供应链加速降本,海上风电快速起步,弃风率问题有所改善,但风能消纳仍有提升空间。展望“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面临以下机遇和挑战:“双碳”目标明确,加速能源系统革命进程;全球达成减碳共识,助推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快速发展,电力系统面临潜在风险;政策加码,新能源发电与储能行业有望互利共赢;新能源经济性仍有提升空间,LCOE预计平稳下降;电力市场化持续推进,助力行业健康发展;光伏装机规模高速增长,技术持续迭代;风机技术引领未来,运维服务空间广阔。
图5 东方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卢日鑫先生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冯永晟副研究员从能源领域改革面临的形势、关键环节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政策建议四方面作报告。他指出,“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改革面临的形势主要包括:能源领域改革需要重大突破以适应国内外经济与能源形势的深刻变革要求;能源供给体系从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向绿色多元供给体系转变面临巨大挑战;清洁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要加速升级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承受能力;新一代技术革命契机加速推动能源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探索;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能源治理能力需要国内能源体制改革提供坚实支撑。在关键环节,针对能源行业的控制目标制度仍需健全完善,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适应市场化改革要求,国资国企改革与能源改革协调程度有待提升,能源领域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治理仍需加强,能源安全储备体系尚不能充分保障能源安全,碳市场建设与电力市场建设缺乏协调。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仍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能源市场整体的竞争程度仍有待提升,能源市场仍未构建起高标准市场体系,电力市场建设仍滞后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此,需要完善能源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完善政府部门能源治理体系,加强国企改革与能源改革协同互促,加强自然垄断官网环节治理,构建能源安全储备体系的长效机制,健全碳市场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加快推进油气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
图6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冯永晟副研究员作报告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马丽梅女士从新冠疫情对中国及全球的影响、新冠疫情对中国及全球能源发展的影响、疫情下的全球能源治理趋势、政策建议四个方面作报告。她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经济及贸易产生显著负向冲击,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经济受损大于发达国家,次生危机隐患不断显现,创伤了中国短期经济。在能源发展影响上,煤炭需求急剧下滑,消费格局加速东移;疫情加剧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失衡,原油价格在低位不断震荡;天然气和LNG市场已供过于求,全球LNG出口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疫情下化石能源需求仍面临不确定性,绿色复苏将影响长期方向;疫情短期严重波及中国化石能源需求,现阶段正逐步恢复常态;疫情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不降反升,太阳能主力效应明显;绿色经济复苏助推可再生能源投资不断加大,价格下降催生全球更多新兴市场;中国可再生能源仍保持蓬勃发展态势,能源转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球能源治理趋势上,新兴市场国家与传统能源主导国的矛盾或将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领域缺乏国家间政策协商,能源结算体系将更趋多元,能源转型成为主导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力量。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深度融入全球能源治理,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国际合作;倡导绿色经济复苏,助推全球绿色能源治理格局形成;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重塑气候、能源合作双格局。
图7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马丽梅女士作报告
【嘉宾点评】
有关能源管理部门以个人名义分享了三点体会。他指出,能源蓝皮书是能源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智慧的结晶。史丹所长领衔主编的这本书,是能源智库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后的第一部成果,一共有15篇报告,以“十三五”能源发展的回顾和“十四五”展望为主线,结构和内容都是按照能源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这个大逻辑展开的,展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双碳”目标的全球能源动态、世纪疫情的深远影响、“双碳”目标下我国的能源安全、能源数字化与智能化、能源转型路径等方面做了非常深入的解析。这部书凝聚了能源高端智库资深专家的智慧,对经济研究、能源经济研究和政策规划研究有很好的、很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参考书,必将对我国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点,中央关于相关工作的部署,还有顶层设计已经非常明确了。比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14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的展望、能源交通工业等重要领域的专项规划陆续发布实施,围绕着实现双碳目标中央的两个顶层设计文件发布,能源、交通、工业等重要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和配套的政策措施文件也都出台了,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现代能源体系以及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大框架和逻辑都非常清晰了。从总体上看,存在几个大任务,一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二是保障新形势新格局下的能源安全;三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方面,存在三个逻辑主线,一个是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要提升,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二是能源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三是能源全产业链的减污降碳。推动能源领域的碳达峰,也存在三个主线,一是从供应侧大力增加清洁低碳能源的供应,二是能源产业链自身的健康状态,三是能源产业链重要领域和重要的用能领域、产业的用能方式转变具体路径的选择。第三点,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经济社会以及能源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平衡好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等关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研究员分享了他关于几个问题的观点。第一,国家政策从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双控向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双控转变,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需要系统统筹保障能源安全与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源双控政策中的能源化利用与原料化利用等关系;第二,电力需求或电力消耗增长规律与GDP的规律与以前明显不同,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动能对未来能源消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三,能源安全问题进入了最为复杂的时期,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备用电源、储能调峰等能力建设是关键,如何统筹能源供应安全与能源低碳转型的关系是重点。
图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研究员点评发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宏先生高度肯定了能源蓝皮书的质量,他认为其中的15篇报告的撰写单位都很专业,对问题与形势的分析以及对“十四五”时期的展望紧密结合了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领域各个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站位高,指导性强,是一本值得认真学习的好报告。对于煤炭行业,他从六个方面分享了他的观点。一是“十四五”及更长时期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需要统筹增与减的关系及规模,包括消费量的增与减、产能的增与减等;二是煤炭行业的体制和转型问题,未来五到十年,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难以改变,如何破解体制和转型问题,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煤炭的保供稳价问题,全国煤炭市场的供需的基本平衡与价格的平稳运行,需要在体制上、机制上和相关的政策措施方面做深入研究;四是煤炭消费的时段性、区域性、品种性、波动性越来越大,原来总量的刚性需求和时段性、区域性、品种性的大幅波动与煤炭生产管理的产能的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深入研究煤炭生产弹性和煤矿生产弹性机制的建立;五是煤与电的关系问题,煤炭既要保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又要为非化石能源腾空间、让出路,未来,煤与电之间如何协调实现协同;六是煤炭的兜底保障与资源潜力的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储量与资源使用的匹配。
图9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先生点评发言
【总结】
研讨会最后,史丹所长做会议总结,她感谢三次研讨会中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大力支持。她对能源蓝皮书的主体内容和结构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三次研讨会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她表示,会认真吸收各位嘉宾提出的宝贵意见,在后续的能源蓝皮书撰写中,要在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团体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共同将能源蓝皮书打造成一部有利于行业发展、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更加高质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