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共性技术创新的关键障碍及其应对——基于创新链的分析框架

2019年05月09日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CNKI单篇优先(2019-5-7)    作者:江鸿 石云鸣

内容提要共性技术是处于“竞争前”阶段并具有“通用性”的技术具有广阔的产业应用前景。支持共性技术创新与扩散已成为众多国家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然而与产业技术创新相比共性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特殊障碍。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必须据此调整消除障碍才能有效促进共性技术发展。本文构建个基于技术创新链条的分析框架从共性技术的基本技术特征出发识别出共性技术创新链条不同环节的关键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技术识别阶段的技术路线和市场信息“双盲”条件技术研发阶段创新主体之间的竞合关系以及技术应用阶段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建议完善跨领域的技术预见参与过程建立与创新主体竞合关系阶段性变化相适应的共性技术研发合作动态机制推广有利于共性技术保护与扩散的差别化低门槛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

关键词共性技术创新关键障碍知识产权竞合关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般项目“技术集成能力对复杂装备性能的影响研究”16BGL040

 

共性技术作为正式的学术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技术竞争由“竞争性”competitive阶段推进到“竞争前”pre-competitive阶段的背景下出现的。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共性技术”的定义并不统但普遍将“竞争前”视为共性技术最重要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支持共性技术创新与扩散早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推出之初也将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服务置于重要位置。中国的共性技术创新研究虽然早已起步但主要停留于对共性技术分类重要性研发组织和扩散机制的介绍对共性技术创新的部分关键环节如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分配关注不足致使对成功经验的推介往往只“见其形”“见其因”。为此本文站在更加微观的角度提出了个基于共性技术创新链条的分析框架从共性技术的基本技术特征出发分析共性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关键环节出现障碍的根本机理进而给出破解障碍促进共性技术创新的合理建议。

一、研究回顾与分析框架构建

(一)现有研究回顾

共性技术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塔西Tassey1997正式提出塔西构建了“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围绕该模型提出了共性技术的概念认为共性技术研究是技术研究的第个阶段[1]。此后学者们就共性技术的识别评价开发应用等展开了研究。例如基南Keenan2003从国家层面探索新兴共性技术的识别问题并分析了英国在共性技术识别中的实践经验及不足[2]。莫瓦特等Mowatt et al.1997探讨了共性技术的评价方法并对四种共性技术进行了比较[3]。梅恩和加恩西Maine & Garnsey2006研究了共性技术的商业化开发和应用问题并以先进材料制造业为例分析了共性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市场价值[4]。

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共性技术创新问题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主题:一是共性技术的类型化根据层次性创新性时间次序等不同标准讨论共性技术分类[5]二是共性技术的重要性探讨共性技术对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的影响[6]三是共性技术的研发组织从多方合作联盟建设等方面探讨共性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7-8]四是共性技术的扩散机制探讨共性技术在不同阶段不同产业中的扩散模式和影响因素[9]总体来看中国学者对共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已初成体系但现有研究或从抽象视角出发探讨共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分类等或从静态视角出发孤立地关注共性技术创新的某个环节如研发扩散等。然而共性技术创新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阶段以及在同阶段的前后不同时期影响共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因素都在变化。因此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出发打开共性技术创新链条的节点黑箱剖析关键环节中的共性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丰富完善共性技术创新研究意义重大。

基于共性技术创新链的分析框架

为了从更微观动态的视角探讨共性技术创新的整体过程及其变化本文提出了个基于创新链的分析框架见图1从共性技术的基本技术特征出发推演其基本经济特征进而从事前技术识别到事中合作研发再到事后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扩散深入剖析了共性技术创新“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全过程识别出创新链条不同节点的关键障碍并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践对标提出了破解这些障碍的可行措施。这框架将共性技术创新视作个过程兼具纵向剖析以观整体进程和横向剖析以解关键难题的优势

1 共性技术发展的关键障碍与应对策略

 

1.共性技术的技术特征与经济特征

共性技术即“generic technologies”或“pre-competition technologies”其名称反映出这类技术的两个基本技术特征“通用性”generic二是“竞争前”pre-competition)。第“generic”体现了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即共性技术可能大范围地应用于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工艺产品和服务[2]。尽管各国对共性技术的定义不尽相同如日本产业技术研究所AIST将其限定为“标准化技术和测量技术”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将其定义为“对不同应用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开发至关重要的使能技术但在技术潜在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这点上是有共识的[10]。第二pre-competition”体现了共性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即共性技术创新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早期阶段商业应用前景往往并不明朗主要是为后续的产品技术开发和商业应用提供技术基础[1]。

共性技术的技术特征决定了其基本经济特征即外部性信息不完全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失灵问题。由于潜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共性技术特别是产业共性技术的效益很容易溢出到创新主体之外的其他主体和部门之中社会收益远高于创新主体的私有收益具有很高的经济外部性。由于共性技术处于竞争前阶段技术路线不明朗技术的性能指标应用前景和经济指标未知因此研发风险高研发收益难以预测具有很高的信息不完全性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相叠加致使共性技术创新面临着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11]。如果缺少恰当的政府干预直接结果就是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最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商业技术应用依赖于新代共性技术进步与扩散的新产品新服务与新工艺开发滞后

2.共性技术创新的关键障碍和应对策略

从共性技术的特殊性质和各国发展共性技术的历史经验来看共性技术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于般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殊障碍。第技术识别阶段的“双盲”条件。“竞争前”意味着共性技术的技术路线和应用市场仍然在生成初期二者不仅难以预计而且可能出现预想不到的变化。由于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缺失决策者只能在技术和市场近乎“双盲”的条件下识别具有潜力的共性技术判断失误的概率很高。第二技术研发阶段的竞合关系。共性技术研发多数需要跨领域知识加之风险高投入大因而要求创新主体在竞争前阶段进行广泛合作。旦共性技术研发完成创新活动进入专有产品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阶段创新主体特别是企业则可能成为直接竞争对手。如果不能处理好竞争前阶段与竞争阶段的竞合关系创新主体之间将很难在竞争前阶段达成高效合作进而降低共性技术研发成功率。第三技术应用阶段的知识产权分配。共性技术研发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通用性”特征意味着没有参与研发的利益主体也能从共性技术的后续开发中获益。共性技术研发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分配以及后续保护决定了是否能在发挥共性技术正向外部性的同时保持创新主体开展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如果处置不当后果或是限制共性技术的扩散与共享或是影响共性技术研发与供给水平。

后文将运用这框架针对技术创新链条中不同节点的关键障碍结合理论分析与全球实践经验对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应如何化解这些障碍进行分析。

共性技术识别破解“双盲”条件

由于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结构性政策定向支持共性技术研发。设立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或组织开展共性技术科研计划是结构性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首要问题就是恰当选择需要支持的共性技术。方面越是远离应用阶段的处于生成初期的关键共性技术市场失灵程度越高其创新越需要结构性政策的支持。另方面对共性技术需求越为迫切的产业如半导体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产业普遍面临着技术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4,12]共性技术创新面临的技术路线和市场信息“双盲”问题越是突出。因此提高识别关键共性技术的正确率项极其必要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迄今为止理论研究对如何识别共性技术言之甚少。主流的理论观点认为共性技术只能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展露”reveal难以被创新主体预先识别设计或管理。这意味着共性技术创新必然以随机探索为主必须经过反复试错[13]才能由种产品应用扩展到另种产品应用最终由市场选择出最有前景通用性最强的共性技术。因此现有研究多数采取事后视角对已经进入技术扩散和商业应用阶段的共性技术的创新过程进行回溯性分析例如大卫David1990指出直到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后电力技术作为共性技术的价值才被发掘出来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14]。这些研究突出了共性技术的经济价值和影响范围但对如何识别未来的关键共性技术如何对特定共性技术研发进行事前支持却启发不大。托玛Thoma2009首次尝试采取事前视角分析共性技术创新[15]但仍然侧重于共性技术供给方在技术应用阶段的商业模式选择而不是技术研发开始之前的技术识别。

尽管理论研究对事前识别新兴共性技术的可能性与难度仍有不同意见但政策实践已经先行步。在过去40年里科技发达国家不断尝试识别具有潜力的共性技术并加以事前支持积累了不少可行的政策实践经验。在相对成熟的共性技术事前识别方法中目前已被较多采用的“技术预见”方法比较成功。“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技术预测”technology forecasting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前者能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环境下的“双盲”条件。技术预测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很少涉及战略和政策层面的考量[16]只是针对既定的时间窗口多数是短期评估新应用技术的性能参数发展时机产品工艺以及销售状况等。然而随着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更加注重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展望多种共性技术可能性的技术预见方法开始受到关注。技术预见方法更多地引入了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长期前景进行系统性考察旨在识别能产生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兴共性技术。

英国政府是最早采用技术预见方法识别关键共性技术的政府之并开发出了套适用的评价指标至今仍被各国政府作为参照[17-18]。1993英国政府设立技术预见项目成立技术预见指导小组下设15个产业技术预见工作组。产业技术预见工作组为指导小组提供产业共性技术分析结论确定本领域内的新兴共性技术的优先级指导小组在此基础上步识别国家层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据此英国能够将有限的政府科研经费更有针对性地投入到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之中。在使用技术预见方法时英国政府强调同时考虑需求拉动和科学推动即机会的吸引力attractiveness和可行性feasibility)(见图2。关键指标包括以下方面:(1哪些社会经济需求为新兴共性技术提供了发展机会;(2在开发共性技术的需求机会时英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有哪些优势或劣势;(3哪些科学进步可能为新兴共性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会;(4在开发共性技术的科学机会时英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有哪些优势或劣势;(5在特定技术可以实现经济或社会效益之前战略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成本多高需要怎样的人力资源支持;(6明确实现相关战略所需的时间决定究竟是应发挥既有优势追求某项机会还是改变文化或科技基础设施克服现有劣势从而追求某项机会

2 英国共性技术评价标准

 

共性技术研发建立竞合机制

由于共性技术研发周期较长且应用前景不明加之越是远离应用阶段的新兴共性技术创新越需要跨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14]因此共性技术创新往往需要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协会政府部门等主体共同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分担研发风险降低单个主体需要承担的研发成本而且有助于吸引风险投资和可能的应用主体[4,18]提高共性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实现范围经济。然而当共性技术创新逐渐接近市场应用阶段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必然从以利益共享为主转向以利益冲突为主。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共性技术创新活动各国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组织形式。第对于研发风险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不少国家采用专项计划的方式以财政资金为主支持研发。例如日本的下代制造计划通过专项计划支持共性的生产工艺模型开发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模型进行适应性改造提高工艺自动化水平。在这些专项计划中日本政府承担了全部研究经费。第二对于研发周期较长需要持续研发投入的基础共性技术如测量测试技术各国普遍设立了公共科研院所由政府承担多数日常经费和大部分研发经费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韩国产业技术研究所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都属于这类型。第三对于比较接近市场应用阶段企业有动力参与研发的产业共性技术政府只起引导作用促使政产学研各方组建联合研究体或产业技术联盟在市场机制下共同开发。

就以上三种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方式而言第三种方式涉及的创新主体更加多元主体间竞合关系跨期变化带来的问题也最为突出。为了尽可能防止未来的竞争关系降低企业等创新主体合作开展早期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在共性技术研发中引入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多方竞合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由政府部门或其他非营利组织牵头平衡不同主体间的目标与利益整合不同主体的技能和资金[19]。这种模式在出现伊始并不非常完美但经过各国反复完善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都日趋成熟与研发主体间竞合关系变化的适配度也逐步提高。

作为曾经采用PPP模式成功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典范美国的做法及其转变值得借鉴。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SEMATECH是美国最早的PPP共性技术研发联盟之也是根据创新主体间竞合关系变化调整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成功典范。198213家美国大型企业联合成立了半导体研究联盟旨在加快半导体技术研究应对日本企业的威胁。1987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和半导体协会出面在半导体研究联盟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SEMATECH。此后SEMATECH竞合机制的演变如图3所示。

3 SEMATECH竞合机制的变化

 

SEMATECH最初的目标是开发下代半导体制造技术但很快发现直接介入竞争性的应用技术开发并不可行因此将自身活动限制在竞争前阶段的共性技术和产业基础设施研发范围内[20]明确了不组织开展产品研发的原则。这原则既激发了成员企业参与共性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又降低了成员企业对其他成员利用联盟资源开展竞争性研发的顾虑因此SEMATECH取得了巨大成功。20世纪90年代中期SEMATECH已经帮助美国半导体产业重获优势。同时随着研发活动向前推进原有的PPP模式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其中多数都与技术创新进入产品开发与工艺开发阶段后成员企业间凸显的竞争关系有关。是有些成员企业参与了其他联盟或者与联盟外企业存在合作关系。这些联盟外企业并未分摊研发成本却能直接受益于SEMATECH的最新研究成果。二是有些成员企业与国外企业甚至是日本企业合作致使美国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受益于美国政府资助研究的共性技术。三是政府公共政策目标与企业营利目标之间的分歧逐渐加大政府不愿支持竞争性的产业与工艺开发而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自主投入意愿反而增加。为了适应成员企业竞争性研发活动日增的变化美国政府适时结束了PPP模式1997年停止资助SEMATECH退出了对联盟的管理。自此SEMATECH不必再因接受政府资助而聚焦于“仅能用于美国制造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在研发合作范围和成果使用范围上也不再受限。由于仅仅依靠美国国内供应链已不足以开拓国际市场SEMATECH及时改变战略将多家国际企业吸引为联盟新成员成为市场化的企业技术联盟长久保持活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美国政府通过PPP模式平衡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竞合关系的经验延续到了近年的制造创新研究院组织工作之中形成了规范高效的机制。至2017年年初美国已经建立了14个制造创新研究院[21]。这些研究院专注于制造业关键新兴领域的共性技术研发虽然在组织运行方面各有特色但在处理成员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方面则运用了些共同的原则和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第研究院都明确地将开发“竞争前”技术作为根本使命促使潜在的竞争对手也能积极合作。同时研究院皆由独立的非营利机构领导确保领导机构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处理成员间关系。第二SEMATECH类似在研究院设置了与成员企业竞合关系变化相适应的政府退出机制。政府投入在前三年逐年增加此后逐步减少在第五到七年完全退出。随着成果逐渐接近商业应用阶段研究院成员机构必须寻找到以市场机制协调竞合关系继续推进共性技术研发与商业应用的有效机制。第三研究院普遍采取分级会员制但与创立初期的SEMATECH不同对初级会员的会费缴纳要求很低更有利于吸引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加入。些研究院还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会员开设了技术支援服务这种低门槛要求对中小企业非常友好有利于合作机制的良性运转。第四研究院强调共性技术创新对本土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只有国内企业有资格参与将外国企业隔离在共性技术扩散之外以防国内企业成员出于对研发成果外溢的疑虑而不积极投入研究院的合作与交流

共性技术应用知识产权归属

如何公平分配有效保护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在激发和鼓励创新主体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的同时又有利于共性技术扩散与应用最大化共性技术创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是共性技术创新应用阶段的难点所在[22]。从创新投入来看由于共性技术创新般需要多个主体的长期共同投入加之创新主体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共享相关知识因此其知识产权难以简单清晰地归属于单主体。从创新主体的收益来看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在多个产业领域实现商业开发与应用的潜力因此其知识产权归属的影响比专用性技术知识产权归属的影响更加广泛。然而各方参与者在研发初期无法预见到共性技术成果应用的所有可能性也就无法签订完备的知识产权分配契约因此当出现新的技术应用方向时往往可能产生纠纷。从社会公共利益来看共性技术扩散的宽度越大共性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深广但创新主体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冲突也越突出。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分配和保护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其基本原则是“机会公平”最大化与“利益冲突”最小化[23]。从这原则出发“机会公平”最大化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利益冲突”最小化则是为了确保创新主体的收益二者兼顾才能保证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无论是独立的共性技术研发机构还是多方合作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研发项目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并落实这原则。

对独立研发机构特别是政府出资创设的公共性研发机构而言共性技术研发活动越多跨机构合作越频繁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就越突出研发机构确保研发活动公共性为全社会创造“机会公平”的难度也越大。这就要求公共技术研发机构根据研发方向灵活调整合作机制和知识产权安排。例如随着研发重点从应用技术转向产业共性技术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知识产权政策就发生过重大调整。该研究院成立于1973早期以应用性技术研究为主生成的专利数量与密度高于全球同行但出于对公共性的考虑政府资助项目产出的知识产权都不能自由转让研发成果应用以技术与专利混合式转移为主且多数采取非专属授权的方式[24]。20世纪90年代随着台湾地区企业自身应用研究能力增强该研究院的主要使命转向前瞻性的共性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管理思路也随之改变。自1999年起建立起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共担失败共享成功的机制极大改善了研究院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的知识产权应用方式与产出质量。第整合该研究院各研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建立统的知识产权平台成立技术转移与服务中心通过改变技术授权权利金收取方式提高专利运用奖金等手段促进院内共性技术的研发与转化。第二开放创新前瞻计划推动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参与共性技术研究。由于技术与专利授权开始更多地采用专属授权使得创新主体能够优先分享知识产权收益因此企业参与创新前瞻计划的数量大增。第三在知识产权归属研发执行单位之后专利申请和维护费用也改由研发执行单位负担。各单位从注重专利数量改为注重加强共性技术研究的专利分析与专利布局采取专精战略提高专利质量发挥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最大效益。

对由多方主体合作建设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研发项目而言由于研发投入多数由企业承担全社会“机会公平”与企业“利益冲突”之间的平衡问题始终存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差别化知识产权安排应对这问题会员制就是最常见的形式之20世纪80年代美国半导体研究联盟成立之时已经明确了成员企业共享专享知识产权成果的原则所有成果在研发成功的最初两年内不得向非成员企业转让。这保证了成员企业优先获取共性技术研发收益但也妨碍了新共性技术的快速扩散。美国政府开始为SEMATECH提供财政资助后在维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归属成员企业这原则的同时取消了知识产权在前两年不得向联盟外企业转让的规定允许所有美国企业付费取得SEMATECH共性技术的使用权。这种安排既顾及了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收益需要又有利于减少其他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获取并应用最新共性技术的障碍。

近年来新建的共性技术研发联盟广泛引入了基于分级会员制的知识产权归属机制相关安排也更加灵活细致成熟。201410美国政府发布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指南》指出知识产权管理要保护制造创新研究院参与方的利益同时为中小企业降低知识产权方面的阻碍。尽管美国各个制造创新研究院制订了不同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法但都依据上述原则确立了基于研发资源投入和会员等级的知识产权归属和许可授权制度。以2013年成立的数字设计与制造创新研究院DMDII为例该院将知识产权划分为四类清晰界定了各类知识产权的归属见表1。此外该研究院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咨询委员会提供知识产权支持。每个研究院项目都需要提交知识产权管理计划根据会员级别对项目知识产权所有权许可权收入分配等做出差别化规定。

1 DMDII的知识产权分类与归属[21]

 

中国共性技术创新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加快共性技术创新是弥补当前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结构性缺陷响应全球产业与技术竞争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公共科研院所改制为企业之后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缺位共性技术供给水平下降[22]。过去段时期这种结构性缺陷被技术前沿范围内的应用性技术进步所掩盖。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日益接近国际前沿技术竞争焦点转向新兴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负面影响会被快速放大。为此“中国制造2025”将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服务置于重要位置。但是要推动共性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不能只是简单片面地支持单主体的创新活动而须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系统地破解创新链条上各环节的关键障碍。

(一)共性技术识别的中国实践问题和对策

中国的技术预见工作起步于21世纪初。2001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天津山东等省市先后开展了技术预见工作。2002年起国家层次的共性技术预见工作正式启动科技部每五年组织次技术预见主要服务于国家五年科技规划编制。2003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此后五年完成了多个产业领域的技术预见研究。自2006年起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机构组织的“全国技术预见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交流探讨共性技术预见方法和实践。

整体来看中国的技术预见工作遵循了技术预见的常见流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跨领域的组织协同有待提高。进入21世纪后为了加快技术预见成果对多样化信息和科技领域知识变化的反应速度不少发达国家改变了技术预见项目的焦点将促进跨领域网络的形成和跨领域专题的对话置于中心位置在各领域的产业技术预见工作组之外增设专题组专门负责与产业技术预见工作组协同沟通增强跨领域的信息交流。相比之下中国当前的共性技术预见工作仍然以独立领域的分割性预见为主虽然有跨领域会议但对话机制与协同效果仍显不足。第二跨部门参与机制仍须加强。英国的技术预见指导最高小组由十余名来自科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共同组成确保研究与应用两方面的意见能在技术预见早期即得以整合。相比之下中国国家层次的共性技术预见工作主要由不同领域的学界专家完成很少有来自产业界的科技力量参与。第三评价标准偏于定量过分简化丢失了大量原本可供决策参考的信息。以2035技术预见项目”为例该项目设计的技术优先级评价以统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能够提取专家对某个要素的量化评分但无法反映评分背后的具体思路与判断依据。与此相比发达国家的指标体系和信息报告更加灵活。例如英国允许不同产业的技术预见工作组自行决定如何运用标准体系但要求产业技术预见工作组在提交结论时清楚解释其运用标准的原则。这有助于保留专家评分依据与不同意见同时也使得分析结果不至于受到专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影响而评分背后的思路和判断依据恰恰是“技术预见”方法能够比“技术预测”方法更好应对长期变化和“双盲”条件的根本所在。

为利用技术预见提高新兴共性技术识别的准确性与系统性中国各级政府以及组织开展共性技术预见工作的各类机构应注意这几方面的改进提高跨领域的组织协同。打破独立领域间的分割性壁垒构建更有效的对话平台和协同机制促进各领域技术预见工作组之间的协同沟通。第二加强跨部门参与。调整专家小组的成员结构邀请产业专家进入技术预见小组。考虑到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之间的差异可在技术专家和产业专家之间安排协调员沟通协调意见分歧。第三细化技术评价标准体系同时提高各领域技术预见小组实施标准体系的灵活性。在依据标准体系进行量化评分时充分保留专家评分依据和不同意见增强技术预见结果的可追溯性以及跨领域讨论的可行性。

创新主体竞合关系安排的中国实践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直接推动建设了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如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如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试图打造共性技术创新的新生力量。这些新设机构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少成就如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下属的多个研究所开展了科技合作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闵行等技术开发区共同打造共性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平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同开展专用集成电路方面的共性技术研发。

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新兴的共性技术创新机构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创新机构的运营和治理仍然以政府或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导距离成熟的多方投资社会参与治理的PPP模式还有较大差距不利于创新主体形成可持续的竞合机制。例如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于2016年成立时虽然引入了政府基金和社会资金以分散股权避免体制僵化但中央企业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仍是关键的最大股东而同为股东的宁德时代和北汽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在创新中心成立之初甚至在访谈中对创新中心所知不多。第二尚未建立与创新主体竞合关系变化相适应的研发合作机制。研发主体间的关系并未随着创新合作的推进以及研发技术成果的逐步成形而做出调整导致技术成型后关于知识产权分配的诉讼也随之出现。

为了改变创新“联而不盟”的情况平衡创新主体间的竞合关系形成良好的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机制中国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与研发联盟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全面改进资源投入机制治理机制和日常管理机制。第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而不是既有的科研院所重新设立中国工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共性技术供给的重要机构同时为各省市建设多样化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树立国内范本。第二新设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与平台采取PPP模式运营来自财政拨款政府科研项目竞争性采购和市场化项目的经费各占1/3,从资金来源上平衡短期竞争导向和长期合作导向。同时研究人员收入宜以具有竞争力的固定报酬为主项目收入仅作为研究人员的报酬补充避免研究内容和项目设置过度商业化。第三由技术专家政府官员企业家代表和学者共同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通过社会化管理减少行政干预保证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的专业化运营。第四对企业参与意愿较强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或平台可借鉴美国SEMATECH和制造创新研究院的做法预设政府退出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的主动性促使研发组织模式向符合市场化竞合机制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安排的中国实践问题和对策

中国在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安排方面存在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方面共性技术知识产权的差别化保护制度尚未建立。在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设的共性技术研发联盟与研发平台中建立差别化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和低门槛的知识产权应用制度在确保创新主体能够最先获得共性技术创新收益的同时能够降低中小企业获取和利用共性技术的门槛而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制度尚未建立。另方面中小企业享受共性技术扩散的门槛还比较高。新设的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已经把大型央企和民企联系起来在重大装备重大生产工艺上获得了些突破性进展但是中小企业在其中的参与度始终很低。不论是与大企业比中小企业参与创新中心的比重还是中小企业从共性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收益都远未达到匹配行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然而共性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开发与推广应用离不开广大中小企业必须切实降低中小企业了解获取应用相关知识产权的障碍。

为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对共性技术研发扩散和产业技术整体进步的积极作用中国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可以参考美国等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安排的成熟经验讨论制订政府领投企业参与专业运作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权分享制度保障成员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以便捷合法的方式获得共性技术并加以应用第二设立广泛的共享机制如技术设施共享共同的技能培训最佳制造技术实践分享内部成员和外部相关者的信息共享等使大小型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员企业都能获取有关共性技术发展方向的最新信息第三加强平台在知识产权生成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诉讼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为中小企业会员提供知识产权应用的相关咨询与指导。

 

参考文献

[1]TASSEY G.The economics of R&D poliey[M].Californian:Quorum Books,1997.

[2]KEENAN M.Identifying emerging generic technologies at the national level:the UK experience[J].Journal of Forecasting,2003,22(2-3):129-160.

[3]M0WATT G,BOWER D J,BREBNER J A,et al. When and how to assess fast-changing technologi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four generic technologies I J].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97,1(14):1-149.

[4]MAINE E,GARNSEY E.Commercializing generic technology:the case of advanced materials ventures[J].Research Policy,2006,35(3):375-393.

[5]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J].中国科技论坛,2006(3):45-47,55.

[6]易将能。区域创新网络与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7]周国林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盟组织模式的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0(4):90-93.

[8]马晓楠,耿殿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博弈与政府补贴[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73-78:

[9]李纪珍。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的模式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5-12.,

[10]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1]STIGLITZ J.Distinguished lecture on economics in government:the private uses of public interests:incentives and institution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8,12(2):3-22.

[12]MIYAZAKI K.Search,learning and accumulation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s:the case of optoelectronic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631-654.

[13]H0OGE s,KOKSHAGINA 0,LE MASSON P,et al. Designing generic technologies in energy research;learning from two CEA technologies for double unknown management[C].Spain:European Academy of Management,2014.

[14]DAVID P A.The dynamo and the computer: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modern productivity paradox[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2):355-361.

[15]THOMA G.Striving for a large market evidence from a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in a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9,18(1):107-138.

[16]CHO Y,DAIM T.Technology forecasting methods[M]//DAIM T U,OLIVER T,KIM J.Research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methods,tools and case studies.London:Springer,2013:67-112.

[17]KEENAN M.An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K technology foresight Programme[D].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0.

[18]SHANE S s.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university spinoffs and wealth creation[M].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4.

[19]STEVENS H,VAN OVERWALLE G,VAN L0OY B,et al. Perspectiv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ecompetitiv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the biomedical sector[J].Biotechnology Law Report,2013,32(3):131-139.

[20]GRINDLEY P,MOWERY D C,SILVERMAN B.SEMATECH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lessons in the design of high-technology consortia[J].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994,13(4):723-758.

[2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22]吕铁,江鸿,贺俊,等。从铁科院改革看我国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J].中国观察发展,2016(4):34-37,40.

[2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Russian challenges,American lessons[M].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1998.

[24]史钦泰。产业科技与工研院看得见的脑[M].台北:工业技术研究院,2003.

 

石云鸣,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领导科研部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